他对司铎弟兄们在培训结束时自发提出的倡议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具有建设性,充分体现了青年司铎的良好素质,表现出大家对国家、教会和社会大众负责任的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要理讲授中,教宗谈到家庭生活的一个特殊层面,对子女的许诺,并以敏锐和谨慎的态度把恶表与宽恕联系起来。这许诺不是为了让孩子停止任性而给他们的糖果,也不是父母为使他们不哭闹而想出的小把戏。
当天礼仪读经呈现了两种态度:撒罗满王在天主面前崇高的谦卑,以及经师们死守戒律、处处谴责他人的卑劣态度。教宗勉励嘉布遣会士成为伟大的宽恕者,因为谁若不懂得宽恕,他终将像经师们那样总是谴责他人。
教宗对此表示说:政治屈从於技术和以谋利为前提的金融的现象表现在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心不在焉’或达成全球共识的迟缓态度,也表现在以高尚的权利诉求为面具的持续战争,这对环境,对人民的道德与文化财富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当魔鬼「如此温柔有礼地进入,掌控我们的态度」时,我们的价值观「便从服事天主转变为忙於世俗」,从而成为「平淡的基督徒、世俗的基督徒,把世界的精神和天主的圣神相混淆,远离上主」。
还有第三条,就是当我们完成了天主所要我们做的事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有时候我们会容易说,你看我做的这个事情,做得多么成功,这都是我的功劳,等等。
教会内的平等沟通要求始终遵循主耶稣的教导,态度谦和,彼此相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行事、说话真诚,不训斥不抱怨,虚心聆听,勇于纠错,耐心劝勉,扬人之长……若此,大家和睦相亲,
阿尔及尔总主教德法尔热(PaulDesfarges)也于11月12日为阿尔及利亚19位殉道者荣列真福品发表牧函,强调这19位殉道者发出了一项共同呼吁,他们在受到考验的时刻留在了苦难中的朋友身旁,他们的态度今天仍是我们教会的态度
“懂得应该端正他们的态度,否则他们的态度会控制他们。”“懂得深深地伤害我们所爱的人只需要几秒钟,然而要愈合这个伤口需要许多年。”“懂得通过实践宽恕的行为学习宽恕。”
以谦和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是待人处世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道德准则;学会尊重他人,也是我们走进社会的第一步。那对不以富有为骄傲,衣着朴素的老夫妇的谦和态度是多么令人感动和深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