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前后教区先后成立男女修院、华峰学校、若瑟会、育婴堂等机构,教区及下辖堂区亦建有小学。基督的福音已在这里深深地扎下根,并枝繁叶茂地成长。 1937年教廷谕令四平教区分立林东教区(监牧区)。
参观展览的彩云圣若瑟小学六年级学生颜嘉润表示,她将于今年五月领洗,这次展览让她更了解本地教会的历史。颜嘉润此行亦随导赏员参观主教座堂,看到具有历史意义的领洗池及告解亭。
劳工主保大圣若瑟,为我等祈。(陈道明推荐)
为玛利亚和若瑟提供住处的人,都是富有怜悯与同情心的外雇员工;他们在自己的宿舍里,腾出了一张床垫。圣诞马槽情景的不同角色,反映出我们社会的不同方面,当中的人物大多属于弱势社群。
图:若瑟神父第一次听说桑干河这个名字是因为作家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此“桑乾河”即桑干河,那是初中时读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之后语文老师又因此介绍了同类型的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那条河的名字也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预计将有众多信友前来参与弥撒,因此举行弥撒的地点从先前计划的圣安瑟尔默和圣萨比纳圣殿转移到梵蒂冈,而教宗将于13日晚17点进入圣伯多禄大殿。近年来,教宗本笃十六世深入探讨了象征四旬期的皈依价值观。
正是为了为她们服务,大邱总主教区专门成立了梅瑟移民牧灵中心。
教宗带领忏悔游行的队伍从阿文帝诺山丘上的圣安瑟莫大殿出发,走到邻近的圣女萨比娜大殿,在那里主持一台感恩祭并且祝圣圣灰,为参礼的信友撒圣灰。
展览以新经和古经中的10位人物为线索(从亚巴郎到沙拉、梅瑟、路德、耶肋米亚、玛利亚、伯多禄和保禄、玛达肋纳和耶稣等),展示了一个生动的要理讲座。参观者完全可以通过这一活动,探索自由、正义、真理与希望。
2月14日,周三圣灰礼仪,教宗将前往罗马阿文蒂诺城区,从下午4点30分开始从圣安瑟尔莫堂忏悔游行至圣女萨比娜大殿,并在大殿内主持弥撒,举行降福礼和施放圣灰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