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读经和福音向我们讲述鄙夷的心态。首先是叙利亚的纳阿曼的鄙夷:他患了癞病,请求厄里叟先知予以治癒,但纳阿曼不屑这治癒的方法竟如此简朴。其次是纳匝肋居民的鄙夷:他们听见耶稣这位同乡的话,都嗤之以鼻。
龙基神父的默想以《福音》叙述的天使报喜为核心,指出这事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证人,远离殿宇的光芒和兴奋。福音的恩宠在一个平常的家庭中宣报,在每个人所在的地方宣报。天主就在那里触动你的心。
基督徒的身份证是喜乐,福音的喜乐,被耶稣拣选、拯救和重生的喜乐。
在念经前的讲话中,教宗讲解了主日福音,强调福音之路就是为近人服务,避免傲慢和追名逐利。主日福音记述,耶稣在一个法利塞人首领家中吃饭,看到宾客争选首席,便以比喻教训他们谦卑行事。
保禄宗徒写有两句福传至理名言:1.传布福音者的脚步是多么的美丽啊!2.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当福音显得太生硬,太苛刻时,就会出现这些阻力,一如过去马佐拉里神父和今天的教宗方济各所遇到的。因此,这不仅是感恩与激动的时期,更是一段在灵性、牧灵和教会层面进行悔改的时期。
教宗说:这位主教磨破鞋底,前去会晤他人,为的是‘在所有场合,不犹豫、不拖延、不畏惧地向所有人宣讲福音。
“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前9:16)这句话不但是保禄对自己说的,也是对我说的。这句话根植于他在大马士革的路上与复活的主相遇的那份爱的经验,是爱催迫着他这么说,他也是这样做了。
12月:为世界各族人民向基督及其和平、友爱与正义的福音敞开大门祈祷。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纳匝勒的耶稣》一书中指出了福音:一词最初的意义。通常,仅简单地被翻译成喜讯。然而,其真正意义是十分深刻的。
在《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颁布六周年之际,圣座促进新福传委员会于11月28日至30日在梵蒂冈举办国际会议。教宗方济各在会议结束时接见了与会者。(梵蒂冈新闻网)「福音的喜乐源自与耶稣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