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作品取意来自于《圣经·新约》中若望所写的“耶稣基督的默示录”的文本,意即耶稣基督的默示不是给人猜谜和带来恐惧,相反,是要人们意识到尘世生命的短暂,并对生命充满着智慧的喜乐与希望。
若翰洗者的使命是为默西亚的来到预备并铲平道路,他要求以色列人民忏悔自己的过错,改正自己的罪行。洗者若翰以严厉的话宣报审判即将来到说:‘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必被砍倒,投入火中’(玛3,10)。
贤士们之所以熟悉先知有关默西亚诞生的预言,肯定是与他们平日勤读圣经分不开的。
因此,教宗勉励人们重温这位年轻司铎的牺牲精神,“这种源于福音的催迫使他的圣职充满活力,并引导他毫不犹豫地在每个兄弟身上默观天父的面容,向那些感到受伤的人见证天主的计划,使每个人都能生活在正义、和平与自由之中
待到了第八世纪,才给给三位贤士起名叫加斯帕尔(Caspar)、默尔希敖(Melchior)及巴耳塔橵尔(Baltassar)。
教宗这样说:天主的圣子默西亚曾是难民。教会本身一直以来经历了移民的经验。很遗憾,信徒有时感到被迫而痛苦地离开自己的土地,这一来,令他们祖先生活的国家变得贫乏。
梵二文献《教会》宪章也重申了玛利亚和教会的相似之处:“教会默观圣母深奥的圣德,仿效她的爱德,借着忠实承受于天主的圣道实践圣父的旨意,教会自己也变成了母亲,因为教会以讲道和圣洗圣事,把圣神所孕育、天主所产生的儿女
为何所有这一切都无益于帮助他们认识他是默西亚呢?为什么这对他们没有帮助呢?因为他们完成他们的宗教实践,不是为聆听上主的话,而是为他们所思想的寻求一种确认而已。他们对上主的话封闭,只寻求自己思想的确认。
是的,各位兄弟姊妹我们本就是外邦人,没有默西亚的盼望,与以色列的天主相隔绝,人人都生活在罪恶之中,不仅如此,过去的我们也都是死的,跟随世界的风的,整个世界像今天一样,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每个人不为天主,
主徒女修会是保禄修会大家庭内度默观生活的修会,分布在5大洲的27个国家,其中一个团体在梵蒂冈城国为教宗和圣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