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舍是偶然性的,分享则是持久行为。前者会令施予者自鸣得意,令接受者感到羞辱;后者则加强团结互助,为伸张正义创造必要的条件。
轻松、风趣、幽默,是学员们给薛神父的评价,在短短5天学习中,通过分享,学员们明白了:基督徒的人生没有退休,只有前进,再前进;要活得快乐——耶稣第一,他人第二,自己第三,心中有主,
据我了解,有的教友除了自己用,逢年过节时还当作礼物送给冷淡的亲戚朋友,比送吃的喝的要有价值有意义的多,也许书中某个字句某段分享某篇经文无意间就打动了人心,让不认识天主的人对教会产生兴趣,让冷淡的变得热心
每年夫妇俩都会组织教友和教外朋友们代表独山堂区到贵州教区参加圣母圣乐分享。以这样的方式吸引了很多教外人走进了教会。
当天下午先设分享会,邀请夏其龙、刘德光、郭伟基三位司铎分享在修院接受培育的经验,带出修院的培育安排随时代而变迁,例如修院早期让修生前往罗马接受神哲学培育,后期则留在本地接受培育,但不变的是修院要陶成司铎职务和传教使命
教宗表示,「基督徒团体蒙召参与这分享的经验,意识到我们责无旁贷。为了成为穷人的支柱,首要之务是亲自活出福音劝谕中的贫穷」。
(玛7:7-9)现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见证“奇迹在我身边发生”。我们家几代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天主教传到了我母亲那儿老人家更是热心虔诚。
朋友,是可以在深夜倾听我们心事的人,是可以与我们分享喜怒哀乐的人。而耶稣,这位最知心的朋友,他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地陪伴着我们。
东非地区会长奥丹于(BeatriceOdinyu)修女分享了更多关于长者照护的讯息。她说:“我们的神恩是关心贫困的老人。在我们会祖的精神的推动下,我们怀着怜悯之情为老人和遭遗弃者服务。”
此次避静从理论反思到经验分享,为神职人员提供了很好的灵修平台,大家在职业与灵修、牧灵与福传中遇到的困惑也得到了解决,从而更加认识到铎职生涯的重要性,认识到灵修与人际关系的互补和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