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神父临走那天,正是中秋,那天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神父在讲道时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成仙的兔子,它们有四个女儿。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见兔爸爸,它离开妻儿,上天宫觐见玉帝。
教宗在讲道中指出,福音多次呈现耶稣与群众同在:从耶稣诞生时朝拜圣婴的牧童和三王,以及作异梦的年长者,直到祂受难时为祂擦汗的妇女、帮祂揹十字架的基勒乃人,以及左盗右盗和百夫长。
在讲道中,欣德主教的灵感来自于门徒的短语,他们为了耶稣在耶路撒冷入口处寻找驴子而说:「师傅需要它」。主教总结说:「主人,耶稣,也需要我们,就像我们一样。」
弥撒圣祭假望德圣母堂举行,由李主教主礼仁慈堂四百五十周年特别在上周三(15日)上午十时于望德圣母堂奉献弥撒圣祭,李主教以英文讲道,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仁慈堂成立450周年,特别是一个赞美天主的时刻。
当天的福音记述了耶稣治好十个癞病人的奇迹(路十七11-19),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由此受到启迪,指出信德道路上的3段行程:呼求、行走和感恩。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表示,这是他首次来到一个地下墓穴主持弥撒,这令他想到许多事。当时的基督徒必须隐藏起来,在埋葬亡者的地方举行感恩祭。然而,今天在许多国家仍有许多地下墓穴,受迫害的基督徒比初世纪时更多。
胡神父在弥撒讲道中说,天主借着弥撒圣事养育我们,我们是否常怀感恩之心感恩赞美敬拜祂?祂不要我们的全部,只要我们心中有一个朝拜祂的祭台。
教宗引用他在复活前夕守夜礼的讲道开头,并进一步解释:「出于对师傅的爱,因著她们典型、无可取代且蒙受祝福的女性天赋,她们能顺应自然地面对生活。」
教宗方济各在讲道中指出,「当上主为了爱,派遣一位先知、天主的人时」,以色列子民说:「上主眷顾了自己的百姓,因为祂爱他们。」同样地,跟随耶稣的群众看见祂所行的事,也说:「上主眷顾了自己的百姓。」
李山主教在弥撒中的讲道说出了所有慕道班服务团队和教友们的心声。李主教说:“一个人领洗,不仅是参加一个仪式,不仅是加入到教会组织,而是领受了新生——全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