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教会的历史,它在白冷贫穷的山洞中开始自己的旅程,经由世世代代成为天主的人民和人类的光源。
不幸的是,教会的公众面貌、圣统制和神职人员,现时都是一个很差的样板;而当教会正在整理自家房子,并使目前的处境变为一个历史陈迹,而并非现在及逼近的事件时,这种样板还会可能持续一代人或更长的时间。
首先是服务于西直门教堂的冯鹏基修士为各方朋友们介绍西直门教堂历史,以及管风琴与教会礼仪的密切关系——在弥撒中担任着重要的伴奏角色。
教宗最后总结道,在历史中,有不少需要作出重大决定的时刻,尤其是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坎塔拉梅萨枢机指出,“今天,世界上的穷人也没有栖身之地:历史显示天主站在哪一边,以及教会必须站在那一边。走向穷人乃是效法天主的谦卑”。
对这位美国史上的第二位天主教总统而言,在其就职典礼中邀请两位神长好友参加并祷告有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其中,欧多诺神父为乔治敦大学荣休校长(1989-2001),现任耶稣会美国难民服务使命主任。
伊拉克是文明的摇篮、多元化的镶嵌图案,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众多宗教团体,他们在那里的历史非常悠久,除了基督徒外,还有拜火教徒、巴哈伊教徒、亚兹迪教徒,他们在伊斯兰国实行恐怖时期因受迫害而出名。
他们的信仰和文化根源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美索不达米亚是文明的摇篮;巴格达在历史上是一个最重要的城市,数世纪以来,它一直拥有世界上藏书最丰富图书馆。是什么摧毁了它?是战争。
在那悲凉空旷的背景中,教宗祈祷和圣体降福的影像表现出不可见的天主是如何穿透历史的壁垒,来到我们中间。祂的寂静沉默让我们有机会跟随耶稣的脚步生活,在被抛弃的境况中,以信赖之情把我们交付于祂的手中。
李主教也向大家分享了全球天主教会一些状况、中国教会面临圣召的缺少及江西教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最后提出,希望传道员每年至少传一个新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