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初学院院长董小红修女介绍了自己撰写的有关回忆北京教区已故孙尚恩神父一生的书籍——《乐天悟道博爱一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和心得体会。来源:北京天主教
面对这个令人惊奇不已,甚至为很多人感到奇怪、匪夷所思的审判标准,奥地利维也纳教区的薛恩博枢机曾敏锐地指出:“在天主眼中,不做善事比做坏事还严重。我也许可以因为自己从未杀过人,而聊以自慰。
然而,在耶稣诞生的情景中,三位贤士的出现强调了一个真理:基督降临是为了向所有人提出救恩和恩典,不论其种族、文化或社会地位。
四旬期是我们满怀希望,准备庆祝主耶稣基督的救恩奥迹的时期。现代生活飞速运行的潮流带动着人只注视现在,只注视自己,同时不断追求“新”,从新衣服,到新工具,以及新“酷”。然而,真正的“新”是内心生命的新。
在混乱中,天主的慈悲目光恢复了人的尊严,编织了救恩的新衣裳。修女补充说,通过团体的传教服务,“作为献圣母于圣殿道明仁爱修女会的修女,我们克服对死亡和绑架的恐惧,使我们的工作保持活力。
简短的四章经文,经作者巧妙的设计就像四部戏剧性的故事,四个不同的场景构成了不同的画面,这四幅画紧紧连在一起,表达着一个感恩人的救恩故事——天主救赎绝望中的人。
相反,我们应以感恩和朴实的态度来接纳每一句话,成为天主恩待我们弟兄姊妹的回音。
我们必须了解「纪念」(zakar)一词在圣经里的意思,就借着纪念使天主在救恩史中所完成的事工临现于此时此刻。圣经是救恩事件的记述,在基督身上达到高峰。这些事件不只是「昨天」;它们也是救恩的「今天」。
1993年6月30日,他第三次亲自陪伴“教师和陶成者项目”接受的第二批暨由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选派的首批18名中的14名中国留学生(包括上海佘山修院6名修生:陈瑞奇、兰江、李占江、费百银、沈红琪、陆南飞
2001年1月10日,我们敬爱的段荫明主教蒙主恩召。如今,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整整10年了。凡是认识他、知道他的人,特别是万州教区的广大神长教友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