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期间,他利用假期到法国、比利时及荷兰在波兰移民当中进行牧灵工作,以圣十字若望作品中的信仰为题获得神学博士学位。
因此在老一辈教友的心目中,常会把恭敬天主和自己所得的益处联系起来,而把恭敬天主当作救灵魂的前提条件看待,这有点本末倒置的功利思想,致使一些人误以为恭敬天主,就是为了让自己灵魂得救,获得更大更多的利益,甚至是现世的
该知道,有些人受了酷刑拷打,不愿接受释放,为获得更好的复活。(希11:35)因为天主为爱他的人准备的,是眼所未见,耳所未闻,人心所未想到的。(格前2:9)。人呀!你是谁,竟敢同天主抗辩?
阮文仁蒙席是通过渗透的力量获得信仰恩典的,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强迫。就像耶路撒冷的圣济里禄早在公元四世纪时就教导的;就像阮蒙席自己讲述的,在他的家庭里几乎每头都去望弥撒。
这份喜悦,是践行耶稣教导时,所获得的内在力量和奖赏。对于度奉献生活的人来说,奉献生活年,确实是需要我们反思过往的得失,审视今日的利益权衡,注目明天天主给予的奉献时机。
事实上,在早年的希腊文学里,如荷马的史诗《奥德赛》就用evangelion这个词,表示一个报信者传报的好消息,尤其是关于战事胜利的消息;此外,也指那报信者获得的酬金和民众因这消息而向神奉献的感恩祭。
(路23:34)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对曾经严重伤害她的激进头领爱得那么真诚,以致当这个头领因患肺结核而被各家医院拒收时,德肋撒修女热情接纳、悉心照顾了他,使他感动不已。
记者:我想写作这本传记一定有很大的难度,首先你从哪里获得你所需要的资料?还有你如何准确地把握她?她是一个修女,不是一个普通人。你如何传达她的信仰?而不至于让人有隔的感觉?华姿:其实资料很有限。
当时郑神父请来一位基督教的牧师讲课,讲的是福音中的福音若3:16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
基督信仰鼓励并召唤我们,面对处于痛苦中的人们,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我们不但不应该躲避、藐视甚至判断他们,反而要像耶稣基督、像善心的撒玛利亚人那样,通过理解、帮助和支持来让他们得到治愈、成长、平安,也让我们自己从中获得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