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念哲学的时候写了封信给耶稣会总会长阿鲁佩神父,请他「派我到日本或是其他地方。」但他仔细考虑后,非常仁慈地回复我说:「但您患过肺部疾病,不适合从事太繁重的工作。」于是,我留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当年,她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说:我本人不配,我是帮穷苦人代领这个奖。她把全部的奖金,都用于救济贫苦病弱的事业中。
因为,只有当你走出去的时候,放下了自己,放下了世俗,全心向往天主,走近天主。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天主与我同在的那种感觉。
在接近圣城的时候,又走进了当年拉匝禄的家。就是在这里耶稣施行了震惊全以色列的复活死人奇迹,彰显了他天主圣子的身份。
死亡涉及每个人,它会深深触动我们,尤其当它近距离接触我们,或者它以一种令我们愤慨的方式,降临于那些弱小者和无自卫能力者的时候。我常常感慨这些问题:为什么儿童要受苦?为什么儿童得死去?
我们绝不能只在自己觉得舒服、畅快、心情好的时候才甘愿承行天主的旨意,在异常轻松中执行他的命令,这样我们也就成了马骏声神父在他所著的《神修学》中所描述的那种矛盾现象:总是想背没有痛苦的十字架,想戴没有刺的茨冠
但虽说知道了,但始终没有来医院……有福有妻子、儿子、女儿,可是到最需要家人照顾的时候,却一个也没有来。看到教友们细心护理、照顾饮食、端水倒尿、擦身换衣裳……有福伯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后来被送往国外求学,在此期间他学会了五国的语言,并拿到了两个博士学位,不久后晋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要改变家乡教会落后的面貌,他在读书时候的理想此时终于可以实现了。
当她们呆在那里怅然若失的时候,有两个穿着耀目衣服的人,忽然向她们说:“你们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这里了,他已经复活了”(路24,5-6)。
卡钦斯基总统强调:当一个人有良知的时候,民主便能发生作用。波兰总统最后说:每次教宗的来访,为波兰全国都是作避静退省的时刻。在每次教宗访问结束后,波兰人民都变得更好,希望这次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