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能真正安于自己的身份处境;更重要的还需常常处于问心无愧的状态,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世、中无愧于人,也即由耶稣基督所获得的超性训谕,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如此便能获得心情平静、态度温和,不骄不躁、不急不吵、不烦不恼的内在平安
所以,我们应该在清除了心灵的负担和污秽之后,把还没有进入欲望视野的东西排拒到心灵之外,取消其进入内在世界的可能,关上心通向外界之物的诱惑的大门。
因此,这是两份虽然不同却相辅相成的文件,共同针对所呈现问题的复杂性和为解决这些问题正在进行的旅程提供看法,因此应放在一起来阅读,因为它们彼此之间是一种延续和内在的关系。
复活的耶稣在行走中与我们相遇,这条道路同时是我们每个人蒙召所活出的现实状况,也是我们的内在旅程,经历著光明与黑暗的信德和望德道路。在这行程中,上主与我们相遇、聆听我们并对我们说话。
但它们的后果显而易见,麻痺良知和精神,带来内在的死亡。我们也必须小心谨慎,以免陷入这种精神倦怠的状态。让我们想想,精神的世俗化蹑手蹑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一点一滴地驱散我们灵魂内天主初爱的美好与力量。」
喜乐使人能够作大胆的选择,使我们能拥有跟随基督所需要的内在动力。很有趣的是:圣保禄把宽仁看作是喜乐的效果之一。
更要听从圣保禄的教导:“即使我们外表渐渐衰老,我们的内在却日渐更新”(格后5:16)。
要做一个真正的牧人就是在你自己的心中和血肉中,让别人“品尝”上主就是要遭人唾弃,而且在某一个地方默默无闻地死去但是,你要高唱“阿肋路亚”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失去,对天主和耶稣的“品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牧人就是每天早上回归内在每天晚上完全空虚自己
教宗在写给伊里内依新宗主教的电函中表示,他要祈求天主赐予新宗主教内在的力量,来巩固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的团结和精神的成长,并建立与其它教会和教会团体的友爱关系。
我看到何光沪教授的一篇文章也谈到,在各主要宗教的教育中,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是其本身内在的要求,是其本身不可缺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