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在修和圣事的行动中,我们所获得的是得罪赦之恩,但这圣事本身亦是我们与天主、与教会、与人和好的标记。(来自天主教神学网)
教宗进而勉励道,我们要学习克胜冷漠,以具体行动伸出援手帮助穷人,帮助上主受伤的肉体,因为在穷人身上,在他们的脆弱中,蕴藏着一种救恩的力量,那是我们进入天堂的通行证。
为了达成这目标,「工会和劳工运动必须成为团结的专家,那是它们的圣召」;需要「按照劳工的观点制定具体的行动路线,这些道路将引领我们通往一个合乎人性、整体、可持续又团结的发展」。
教宗提出了原则,而为该地区带来和平与稳定的具体行动都应出自基本原则,即尊重人权,首先是公民和国籍的权利,其次是尊重和重视所有部族团体。教宗方济各再三强调这两点,坚持差异不应造成对立和冲突。
在各地办班、分享见证;且富有多年的传教经验,每节课堂上,歌唱声、啜泣声,声声入耳、感人至深,两位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告诫学员们:歌唱是双倍的祈祷和传教,不学圣经,不会福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践行信仰的行动才是门徒宣讲最好的语言
事实上,经师和司祭长知道耶稣就在几公里外的白冷城,但他们毫无行动,他们很安逸。
同时,也应采取各种行动,促使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避免加剧对立的情势。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尊重耶路撒冷为基督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圣城的现况。
不是用语言,而是用实际的爱心行动,给贫寒家庭送去关怀,走进鳏寡孤独老人之家,帮助山民干脏累繁重杂活,与所接触到的教友建立友谊互信,为所在家庭清扫垃圾,打扫卫生,为年迈力弱的老人梳头、理发、洗脚、足疗、剪指甲
在进德公益副秘书长孟维安神父祈福之后,爱在夕阳、温暖童心、圆梦行动三个篇章依次展开,分别为失独老人、空巢老人、贫困白内障老人筹集生活费;为残疾孤儿筹集康复费用;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女学生筹集学杂费。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表示,有时候,我们光是知道天主在行动似乎依然不够,就像被派去归化尼尼微人的约纳先知那样,面对那碾压我们城市的诸多痛苦和不义情况,我们失去了信心,想要逃避或隐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