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进一步解释说:跟随耶稣,意味着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与祂同行。这是一段费神的旅途,没有尘世的权势和光荣,却要求我们放下自己,为基督和福音丧失性命,好在最终获得生命。
可是,对于宗徒而言这仍是一个谜,因为,在基督自己尚未在光荣中把十字架的绊脚石消除之前,宗徒们是无法了解的。教会传统认定此处即为耶稣治好血漏妇人之处(路8:43-48)。
圣祭开始时,信徒代表把雷永明神父的头髮、下葬时的会衣和棺木碎片,随着福音经书呈上祭台;祭台旁放上雷神父棺上的十字架,亦摆放他生前使用过的笔记本、工作座椅等。
他出现在圣伯多禄大殿中央阳台的时候,衣着也非常简单,没有传统的披肩,而且胸前佩戴的十字架也是先前做主教时就有的那一个。
教堂墙体上方正中浮雕一个天主教的标志十字架,十字架下竖写天主堂三个大字。正面山墙后的实际建筑,则是采用中国典型的亭榭式木结构建筑。
耶稣也是如此,他的生命只有短短33年,到最后还是被当作罪犯钉上十字架。
作为基督的追随者,所有人都懂得33岁是耶稣为救赎人类被钉十字架的年龄,神父,这是巧合?还是上主圣善的安排啊!
9:30游行开始,走在最前面的是电动车方队,其次是吊炉,十字架,蜡烛,本堂主保天神圣弥额尔圣像,之后是修女方队,方济在俗第三会方队,神父方队,后面是教区党主教,最后是锣鼓队。
(参阅路1:30-38)耶稣要求门徒背着十字架跟随他(参阅玛16:24),圣母也跟随耶稣到十字架下!在十架下她又一次承行他的旨意,遵从了耶稣的吩咐:“看,你的母亲;看,你的儿子!”
数字“五”:代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时的五个伤口。当时天主教徒将图案印在旗帜上,用以抵制新教。莎士比亚曾在作品中用数字“五”描述过花、胎记和纹章数,阿斯奎思认为这是他申述信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