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苦难耶稣为救赎人类,卑微自己,降生为人,并且为了人类的罪,受了很多的苦难。提到耶稣的苦难,或许很多人只会想到在十字架上所受的痛苦,其实耶稣的一生都是受苦的生活。
在得知教宗方济各批准圣母神慰会会祖列圣品之后,该会总会长伦加林神父接受梵蒂冈新闻网的采访。他介绍该修会在非洲结出圣召的果实,修会使徒服务的优先选项是美洲的原住民和广阔亚马逊地区的居民。
当天第一篇读经取自《罗马书》(十一29-36),教宗以读经中天主的召选展开弥撒讲道。他说,在救恩史中,天主给予祂子民的恩赐和召选是决不撤回的,因为天主是信实的。这恩赐是召选、许诺和盟约的恩赐。
拉杰沙希(亚洲新闻)-孟加拉国的拉杰沙希教区的天主教小区,庆祝一百年前玛哈利部落人民首次转信为基督徒。一个多世纪以前,宗座外方传教会罗卡神父抵达Chokjodu村,在那地区实践福音传播工作。
在法国深受大众喜爱、家喻户晓的犹太喜剧演员加德·埃尔马莱(GadElmaleh)宣布皈依天主教,他说圣母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地震灾场,发现了卅四具被困在圣堂瓦砾下的基督徒学生的尸体,相信他们在地震发生时,正在上查经班。
与我们先照顾人灵魂上的饥渴的惯性思维不同的是,主耶稣首先考虑到的是长途跋涉而来的人们身体上的饥渴。
我父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一生爱主爱人。从我记事,他就善于济贫,乐于施舍,时刻关心、照顾残疾人,无论长辈、晚辈、大人、孩子,只要病了,他都去探望安慰。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太快,在和一些中年朋友交谈中,他们说话中最多的字就是忙,真可谓是人到中年万事忙!忙的连祈祷念经的时间都没有。
所有这些接踵而至的新闻,引发了民众的道德焦虑,其中所包含的人际信任危机,成为社会文化的负面风向标。它是严重的文化危机,正在严重腐蚀文化的轴心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