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美才是真的美,伯多禄前书中说:“你们的装饰,不应是外面的发型,金饰或衣服的装束,而应是那藏于内心,基于不朽的温柔和宁静心神的人格,这在天主前才是宝贵的。”
而许多人虽为平凡的人,内心却装满了太多的东西,金钱、名利、地位、人情,让太多的东西占据了自我内在的空间,日积月累,不堪重负,致使信仰成为了外在的形式主义。
此时,言语平淡貌似平和的撒玛黎雅妇人正经历着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能够如此洞察我的这人究竟是谁!(待续)
当我们为老人唱歌时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自己内心也充满了喜乐——孙修女活动中真的是很喜乐与感恩,看到老人那眼神中带着渴望、喜乐还有孤独,还有个老人九十多岁躺在床上说心甘情愿忍受着病苦、做补赎,真的看到她们的信德
再者,我们周围,有时包括我们的内心,存在著各种「死亡的现实」,诸如:身体、心灵、情绪和社交方面的死亡。比方说:有些青年不顾自身安危,孤注一掷;有些青年宛如行尸走肉,失去希望,甚至试图轻生。
教宗首先指出,「在教会使命中,如果没有察觉并承认圣神当下的有效行动,那么,再怎么精准明确、深思熟虑的传教话语,都会变成『人性智慧的高谈阔论』,用以光荣自己或者除去及隐藏自己内心的贫瘠」。
从这初步的接触,若你内心没有任何抗拒,便可以走上辨别圣召的第一步:祈祷。每一位有这初步意愿的男士,可以透过每日的祈祷,将这个意愿交托给上主。祈祷中会否有任何信息呢?
他信赖天主,接纳在自己的生活中甚至不理解的事件,放下理智,内心平安地接纳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此外,若瑟“不寻求捷径”,而是正视现实情况,亲自承担起责任。
教宗指出,“天主圣言倾注于人这内心的平安,不仅如此,这圣言也是安慰的圣言,是劝人皈依的圣言。”教宗说:“耶稣在宣报天主的国临近后,马上又说‘你们悔改吧’。”
祂有能力制服我们的罪恶,治愈我们的疾病,重建我们内心的圣殿。”“耶稣不仅洗净了我们罪过,还给我们分享了祂自己的德能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