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禄和巴尔纳伯在“圣神的激励下”从传教动力的中心地安提约基雅出发,到不同的地区宣讲基督,首次将圣言传入外邦人的环境。然而,这个重大的创举却激起十分热烈的争论,以致有些犹太人坚称必须行割损才能得救。
从《愿祢受赞颂》通谕和环境、金融问题到性侵事件,该书描述贝尔格里奥教宗不是改革的主角,而是改革的不可或缺的灵修导师,尽管有许多压力、众多反对者、权力斗争、抗拒和危机。
对一位见证者问道如何应对战争、难民、食物、经济悬殊和环境挑战等重大问题时,教宗表示,我们不能个别地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挑战是互相关联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能够对抗冷漠的文化”。
在谈到教宗邀请人们彼此分享时,森胜主教表示教宗的讯息强而有力,他说:“分享可以建立关系,教区的这个中心提供给青年分享的机会,因为在他们的周遭环境中无法进行交流。
我认为,那些原本打算要来罗马和朝圣地过复活节和悔改的朝圣者,必须思考要在家里、在他们的小环境中度过,此刻天主召叫他们在那里活出逾越奥迹。
事实上,在这场疫情暴发前,人类已经面临着诸如环境恶化和维护世界和平等一系列重大考验。这些新挑战无疑是人类社会共同命运的集中反映。
虽然提出了这些具体路线,但是《指南》也谈及如何让家长和家庭更加融入教理讲授中,如何在意想不到的环境里讲授教理。举例来说,新的章节谈论了监狱和移民,旨在不让任何一个人在他信仰的旅途中孤立无援。
有时,他们会遵循耶稣的建议,如同耶稣所做的一样,离开纷扰的外在环境,进入到自己的内室(参阅玛六6)。
「我们有时也宁可留在我们环境的防护墙内。但是上主知道如何抵达我们这里,打开我们的心门。祂派遣圣神临在于我们身上,圣神将我们团团围住,战胜我们的犹豫不决,冲破我们的防护,拆除我们虚假的安全感。
重启的道路正是以人民的经验为起点,从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对抗环境危机的搏斗出发。为此,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所预期的并非与各国政府的外交行动,而是「从基层发起的运动」,进而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高层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