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恩副主教: 从教会开放以来,老主教为教区的建设呕心沥血,使教区得以重建,主教生前很长一段时间担任省神哲学院的院长,他为教区及全省神职人员的培训做出了极大贡献,他的去世是教区的一大损失。
今天我们应当问自己:『经常领受天主平安的我、经常领受祂宽恕与慈悲的我,是否慈悲善待他人?经常受到耶稣圣体滋养的我,是否做了些帮助穷人止饥的事?』
谈到本届圣召祈祷日的主题,教宗强调人人蒙召为信仰作见证,「通过圣事和教会共融,将恩宠满溢的生活与尘世的使徒工作结合在一起」。在圣神的推动下,基督徒「接受存在边缘的质问,对他人的悲惨遭遇感同身受」。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美好事物且存留下来,那只是因为在许多和不同的环境中,爱胜过了仇恨,关怀胜过了冷漠,慷慨胜过了自私”。这是教宗方济各9月12日下午在新加坡国家体育场主持弥撒时,表达的思想。
而我经历了10天的服务后,对于这段福音有了更深的体会,似乎我也有了与若望同样的境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一姐妹服务于养老院10天。
为秉承基督仁慈博爱的精神,践行基督徒仁爱爱人的神圣使命,天主教西安北堂心连心爱心团体,在秋高气爽的九月,风尘仆仆地踏上了爱的征程。
在聚会中、弥撒后或餐桌上常常会听到有些基督徒说一些有影无踪、不负责任、缺少爱德的话,要么论断他人的思想、修养、品格,要么评论神长的生活、工作、作风,把这些消极的、对信仰有害的话语作为新闻传播、消息扩散、
圣体,天主对人心最深处的渴求作出的回应信函强调,教宗方济各最近提到,“圣体是天主对人心最深处、对真正生命的渴求作出的回应。
回过味来的我反倒心里平静了许多,已没了初时的那种恐惧与惆怅。因为生老病死,乃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任谁也绕不过这道坎。而作为一名天主的儿女,基督信仰使我们进一步懂得,生老病死,自有天主的完美安排。
,还能睡,听到他康复的喜讯,可把我给高兴坏了,我马上来到了天主的圣像前谢恩,感谢天主允了我的祈求,让我这颗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