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清咸丰二年),湘潭有一座教堂遭抢劫,主教府所在地衡州的两座天主堂被焚毁。1856年,正式成立天主教湖南教区。
每到主日天,这十几位哑巴兄弟都来教堂参与弥撒,堂区会长特意为他们留出最前排的跪凳。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刮风下雨,她都毫不动摇去两三里路远的教堂望弥撒。虽然我从小受她的熏陶,但我却不热心。小时侯怕她,无奈地跟着去,长大后,有了工作,离信仰距离越来越远。即使后来教会开放了,依然如故。
之后,我们开始一起进教堂,寻找和体验那份爱。姚建国说:其实这是天主对我们的召叫,我们第一次走进教堂感觉很奇妙。当时神父正举行弥撒,礼仪很隆重。见此情景,我不由自主地就跪在那里流泪了,很是感动。
2015年金秋十月,应邀去濮阳西湾子做文字福传分享,在教堂里住了两天两夜,也正是这两天两夜,让我与这里的高神父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聆听了神父藏在心底的秘密,也品尝了神父最心爱的咸酱罐里的咸酱。
作者(后排中)与丈夫、儿子一起看望养父母我籍贯福建省。刚出生几天亲生母亲得病,就把我委托给当时夭折婴儿的十九岁的奶妈乳养。到我两岁多,奶妈家人要求收养我,并约定可以与我生父母有来往,长大后供我上学。
22岁那年,天主奇妙地把我从冰封的北国带到酷暑的南方,7月3日那天,一辆路过门口的出租车把我带到一座小教堂,与天主赐给我的青年结婚。在这个城市我人地生疏,来参加婚礼的夫家亲友没有一个是教友。
,这是长这么大第一次在教堂听到慕道者这样问我。“奇迹!我觉得我今天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奇迹。”我很平淡地回答。“就这么简单?”“是啊!有多少人,他们在晚上脱下了鞋子,第二天早上就再也穿不上了。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从小到大,我总盼望着过圣诞节,每到圣诞节,我们的教堂里都非常热闹,我们一起唱歌,跳舞,神父还会送给我们圣诞礼物,直到去年的圣诞节,一切都变了,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圣诞夜
一位慕道的男士每晚早早地来到教堂,他静静地坐在教堂的后面,参与礼仪,聆听讲道,他说:教堂的气氛比较庄重,讲道也很透彻明晰,能给人心灵的指引和抚慰,以前觉得人很浮躁,现在每天下班后我却被一种期待所驱使,想来这里坐一坐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