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法利塞人,反对耶稣的司祭长老们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基督徒说了非常好的一段话:看花,当向花山去看花;观月,当向明月去观月非常有道理。
当天弥撒的福音记载,耶稣以恶园户的比喻向经师和法利塞人解释了这个道理(谷十二1-12)。一个人把自己的葡萄园培植并整理好後,交给承租的佃户管理。
主耶稣在《荣福八端》及《痛斥经师和法利塞人》中将好坏是非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就是追随他的信徒应有的价值观和分辨依据。
第二个圣经图像是法利塞人向上主祈祷说时的:「天主,我感谢祢,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路十八11)这是我们时常面对的一种诱惑,即「分离主义的逻辑」。
而那些自视清高、优于他人、比谁都强的批评者,恰恰也显露了自己桀骜不驯、自以为义的法利塞人作风。自己究竟怎么样?是否认真考虑过?
关於天主教会与其它基督信仰教会的大公合一举措,教宗指出,他就任後曾前往卡塞塔访问福音派教会,前去都灵拜访瓦尔多教会。
法利塞人和税吏祈祷的比喻(参:路十八9-14)所强调的就是这种抗拒。人人每天在心中都有所抗拒。
在福音中,耶稣和法利塞人都称亚巴郎为父亲,因为这个子民,即今天的教会是由他而生的。天主召叫亚巴郎离开故乡到另一个地方去继承产业,他立即信赖、服从了天主。亚巴郎是一位有信德和望德的人。
总统塞西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三个月。事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宣布对爆炸事件负责。就在4个月前,IS也在开罗制造自杀式炸弹袭击,导致28名基督徒丧生。IS为何频频向埃及的基督徒挑起战争?
耶稣应邀到一个名叫西满的法利塞人家中坐席,一个妇人跪在祂面前,给祂的双脚抹上香液。耶稣宽恕了这妇人的罪。这个场面引起在座者的极大愤怒(参閲:路七44;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