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我们若不宽恕别人,我们就得不到父的宽恕。耶稣在回答伯多禄应宽恕七十个七次时所设的恶仆的比喻,就是这个意思(请参阅玛18:21-35)。
我的父,我的依赖,我的力量(你为何)在今夜丢弃了我,不再扶助我呢!也不愿再注视这个可怜的我,你让我一个人来承担,我的父,你为何不再看顾垂允我,父、我的父,你为何不理我;你为何今夜要静默呢?
故在今日的感恩祭中,教会庆祝并追念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及他的苦难。据新约记载,耶稣基督在这一天被耶路撒冷人民迎进圣城,受到民众如君王般的欢迎。
我们看创世纪第22章中这样记载我们的“信德之父”亚巴郎献爱子依撒格给天主做全燔祭的过程。老人得到了天主的指示,把他唯一的爱子在天主指定的摩黎雅地一座高山上献做全燔祭。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世青节”闭幕礼感恩祭讲道时的祈祷,指出青年们向外宣讲复活的基督时,是体验到宗徒们聚集在耶路撒冷的楼房上,期待圣神降临时的情境。
耶稣回答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耶稣是“道路”。
路二三34耶稣说:「父阿,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彼此宽恕」是基督徒最根本的召叫之一,但每个人都经验到,实践上极为困难。
甲:因父,及子,及圣神。阿们!乙:叫你唱“三”,你划十字干什么啊!甲:不是有“三”吗?天主圣三呀!乙:这不算!甲:那我再来,(唱)他正如圣经所载第三日复活了。乙:嗯,“三”。
三位一体的天主是一个在共融中“从父到父”的爱的团体:子在圣神内发于父,且在圣神内回归父。父、子和圣神爱的共融外延到受造物,就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基督所启示的圣三的爱。
当天选自《撒慕尔纪上》的第一篇读经描述了两个主角:一个是亚纳,她因自己不孕而苦恼,含着泪哀求上主赐予她一个儿子;另一个是司祭厄里,他坐在圣殿内的椅子上从远处漫不经心地看着亚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