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瑟神父指出,全家5名神父「宁静祥和地」走司铎之路,「互相切磋交流,人人推动各自的牧职,喜乐地分享,尤其是在感恩祭中」。
换句话说,我们若不宽恕别人,我们就得不到父的宽恕。耶稣在回答伯多禄应宽恕七十个七次时所设的恶仆的比喻,就是这个意思(请参阅玛18:21-35)。
教宗方济各对此表示:「我们今天因而能够怀着更大的信心展望明天,祈求上主使你们後续的工作有助於促进那众所期待的蒙福之日尽快来临;届时我们将品嚐在同一祭台前庆祝基督的教会圆满共融的喜乐。」
教宗方济各对此表示:「我们今天因而能够怀着更大的信心展望明天,祈求上主使你们後续的工作有助於促进那众所期待的蒙福之日尽快来临;届时我们将品嚐在同一祭台前庆祝基督的教会圆满共融的喜乐。」
西风嗖嗖儿体弱,常披父衣御风寒。日依父膝听慈训,父赐甘露壮肝胆。慈母教子心焦瘁,儿亲蛇立狼狈伴。三冬夜月淡银花飞,娘思罪儿心焦瘁,夜闻西墙火焦灼,儿嚎娘痛千日泪。
我的父,我的依赖,我的力量(你为何)在今夜丢弃了我,不再扶助我呢!也不愿再注视这个可怜的我,你让我一个人来承担,我的父,你为何不再看顾垂允我,父、我的父,你为何不理我;你为何今夜要静默呢?
故在今日的感恩祭中,教会庆祝并追念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及他的苦难。据新约记载,耶稣基督在这一天被耶路撒冷人民迎进圣城,受到民众如君王般的欢迎。
我们看创世纪第22章中这样记载我们的“信德之父”亚巴郎献爱子依撒格给天主做全燔祭的过程。老人得到了天主的指示,把他唯一的爱子在天主指定的摩黎雅地一座高山上献做全燔祭。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世青节”闭幕礼感恩祭讲道时的祈祷,指出青年们向外宣讲复活的基督时,是体验到宗徒们聚集在耶路撒冷的楼房上,期待圣神降临时的情境。
耶稣回答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耶稣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