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四人同在青山天主教小学毕业,其后三人升读屯门天主教中学。吴敏芝现已工作,她说,天主教教育和朋友的福传种子,鼓励她们不断寻找信仰。
1944-1946年在宜宾天主教会公信小学教书。1947年2月在宜宾文星街晋升神父。1847-1949年在泸州和大渡口任本堂神父。1950-1965年在宜宾文星街和拱星街天主堂任本堂神父。
加利利的古碑夏日炎炎,巴勒斯坦境内的加利利,考古队正在辛勤地发掘古城丹的遗址。考古队勘测员库克在认真地临摹着主城门外的石砌广场和城墙。
墓室前有两块石碑,碑题“天学耶稣会泰西受铎德品级诸公之墓”,碑上刻着六位墓主的姓名、国籍、生卒年、来华年份,卫匡国位列其中:“卫济泰先生,讳匡国,圣名玛尔听(得玛尔定斯),意大理亚国人,于崇祯癸未年入中国
河北沧州于长起:我今年60岁,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看圣经非常困难。而且我眼花手抖,这次试卷如有不对的地方请给予指正。
因小学在董家渡公教进行会办的学校读书,常常到堂区唱经、辅祭,姚神父认识了慈幼会的神父,也认识了圣鲍思高。
与全台天主教小学、中学、高中及大专校院以接力方式点亮象征基督之光的彩灯,以爱的话语、行动与祈祷,彼此关怀、扶持与宽恕,传光及传爱。
敬爱的养父母总是挂念着我,那时没有电话,全靠写信联系,养父仅读过小学二年级,养母是文盲,但他们在每封信中总是少不了教我:心里要有天主,每天要念《天主经》、《圣母经》,艰难困苦时呼求天主耶稣救我、圣母玛利亚为我等祈
父亲早年于卢龙县简师毕业,随即进入教会的卢龙县晓明小学当老师。1975年从唐山市火炬小学退休。毕业毕生从事小学教育,为唐山市模范教师,多次受到路北区(西山区)和唐山市表彰。
在我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同学的母亲信仰了新教,同学把他妈妈手里的小册子带到了学校拿给我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了主祷文(天主经)及其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