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子的比喻耶稣说祂自己是一粒麦子,落在土里死了,才能结出许多子粒(若12:24)。种子象征:新的开始(像马路缝隙中开出的野花)意想不到的生命力基督徒的身份:我们每个人都是“和平与希望的种子”。
(玛25:40)慈善撒玛黎雅人——一个慈悲的比喻(路10:29-37)对那位问耶稣谁是我的近人的法学士,耶稣用一个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做了回答,并最后用训导的口吻说:你去,也照样做吧
(2)比喻法。这是福传工作者常用的方法,耶稣当年讲道曾多用比喻。生动、形象、直观、明了。 (3)谈心法。通过与福传对象的沟通、交流,把福音传给他(她)。
他的福音是为向外邦人福传而撰写;“好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耶稣对外邦人信德的赞美(路4:25-27、17:11-19)等,都只出现在路加福音的记述中。
祈祷的坚韧:半夜求饼的朋友耶稣深知门徒们可能对祈祷缺乏信心,或者觉得天主高高在上不会俯听,于是祂又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半夜求饼的朋友。一个人在半夜遇到远道而来的朋友,却无饼可招待。
✦历史背景:这是一个属灵的比喻——亚巴郎不是期待迦南地的城邑,而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参《默示录》21章),即神圣而永恒的城。
这个比喻倒是蛮确当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想点办法,将甜与蜜化开,使甜蜜不再成为负担。这就是说,探访不要扎堆,聊天分开进行,洗头洗脚细水长流,问长问短陆续不断,联欢表演及时送来。
教宗然后谈到当天福音中圣史玛窦所记载的亡羊比喻。教宗说:我自问教会的安慰是什么?就如一个人若得到上主的仁慈对待和宽恕便备感安慰;同样,教会若走出自我便会欢天喜地、大事庆祝。
教宗又谈到了今天福音中记载的寻找亡羊的比喻。我想问究竟什么是教会的安慰。就像一个人感到上主的慈悲与宽恕后感到的那种安慰,教会便庆祝、为走出了自我感到高兴。
在此情况下,《教会在亚洲》劝谕提出了在亚洲宣讲福音的新方法,即利用故事、比喻和象征的唤醒教学法(参:20号),因为若要呈现耶稣基督是唯一救主,就需要依从一种教育法,即一步步引领人民到达对奥秘的完全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