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默承认强调复活基督的肉身虽然与我们不同(不再受制于空间和时间等大自性限制),但仍然是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同一个肉身、同一个基督。
钉他在十字架上!”(若19:15)简直让人不可思忆:这些群众到底怎么了?他们为什么变得如此突然如此剧烈?这正说明了人性的脆弱易变,一个好端端的人倾刻便会来个180度转变,朝相反的方向进展!
教宗指出,耶稣在宣布“彼此相爱”的命令之前,祂先给宗徒们洗脚,而祂最后死在了十字架上。教宗解释道,爱就是服务和给予生命。“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却“分享天主赐给我们的特恩和恩典”。
耶稣天主子受天父派遣成为人,在地上与我们共同生活了33年,就是要取得人神合作福传的经验和果效;30岁后,他带着宗徒们整天风餐露宿、马不停蹄地到各处福传,并伴随着各样的医治和神迹,最后担当了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我们看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还记得把圣玛利亚托付给若望宗徒,并再三叮嘱:“看,你的母亲选”(若19:22)夫妻的爱夫妻的结合是天主所祝福的。
(玛5:39,44)耶稣曾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在十字架上为钉死他的人祈祷,“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
最近一个朋友对我说:「我以前吃饭前感恩经都是机械式的,划十字圣号也像是在赶苍蝇。
要抱着十字架上的希望去克服失望。不断地与“失望”作战。这场“战争”便是我们内心的沙漠。假如我们勇敢地与失望作战,基督将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不能面临失望而设法克服它,我们将失去他———基督。
基督十字架上的圣化不毁灭我们人性的感情。许多苦行者之所以在成圣方面失败,是因为他们麻木了他们的人性,而不将之完全地发挥扩展,即是在圣宠的影响下,尽自己的能力去发挥人性情感美好的一面。
基督的整个奥迹,从降生为人直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至复活,成了医治人和圣化人的力量,这是改变人的力量,使我们成为新的受造物,向天主开放自己。为此,与道德主义比起来,基督信仰多得多,两者不可同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