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上海徐汇大堂的教友中,热衷福传的人还真不少,今天我就单把唱经班里的几位福传热心教友表一表——先说一说唱经班的胡士湄教友,他可真是一位热心福传工作的好模范。
加藤牧师修读日本佛教,在基督教会受洗,却从一位耶稣会士那里学习礼仪。其后,他前往英国并再次跟随耶稣会士学习圣事及礼仪神学。除了种种原因,因为他早已结婚,并感到自己受召成为圣公会牧师,因此接受按立。
睿智的光启基石对于今天的光启学生来说,苏神父或许只是你们偶尔在校园看到的年长的耶稣会士,或一位学校理事会的主席。
教宗以3个要素期勉《公教文明》团体:不安於现状、不自满,且要具有想象力,同时推举3位耶稣会士作为主保,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使命中继续奋勇向前。第一个要素是不安於现状。
当时,耶稣会士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写成报告带回欧洲。当欧洲的知识界接触到这些报告和著作后,很快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进而导致了后来长达百年的“中国热”。
原本为基督徒圣殿的圣索菲亚大殿是基督徒皇帝查士丁尼(Giustiniano)于537年主持下落成启用。145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同时将圣索菲亚大殿改为清真寺。
宁德福安市城关天主堂本堂神父刘士杰,陪同患者堂姐专程从福安赶到福州市接受了这笔捐款。当患者堂姐接过这饱含深情的捐款时,热泪盈眶。
陈云棠神父(1908-1995):为天主教上海教区耶稣会会士,1955年任伯多禄堂院长(重庆南路270号)。1982年佘山修院建立,您在修院教授哲学,兼管修院纪律,着重让修生做好按时、静默两点。
在历史上“三边”地区属比利时圣母圣心会传教区,当时主教府设在三盛公。延安教区的首任代牧主教是西班牙籍方济各会士易兴化主教,当时主教府设在延安的桥儿沟教堂。
同样是在圣座使馆,当天下午5点半,教宗将私下接见耶稣会士。这项活动已成了贝尔格里奥教宗每次牧灵访问的一项惯例。同会弟兄的这次相聚,将为教宗本次访问的首日行程划下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