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的圣家堂是十九世纪末叶当地一个名叫若瑟之友协会的组织,以纳匝肋圣家为灵感而发起的建筑构想,并委托同乡建筑名师安东尼奥·高第设计兴工。
坎塔拉梅萨神父首先指出,依撒意亚先知描述了一个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的人,这个人就是纳匝肋人耶稣,祂是世界上所有遭遗弃、没有权利的穷人、被拒绝,以及得不到同情者的典型。
她的圣召受到圣女小德肋撒一生的启迪,决意以爱的微薄举动为社会服务。她创立了劳工联盟和基督徒工人运动、收容病患,以及创办了圣安东尼医院。杜思修女在生命的最后30年中身体非常虚弱,只有30%的呼吸能力。
教宗继续说道,这个乞丐遇到宗徒们后,“没有得到金钱,却得到了那使人得救者,即纳匝肋人耶稣基督的名字。伯多禄呼求耶稣之名,命瘫痪者起来行走”,他又握住他的右手,拉他起来。
教宗方济各强调天主的选择,「当天主通过祂的圣子使万物有了新意」,祂并没有拣选伟大的耶路撒冷城,而是选择了细小而偏远的纳匝肋村落,以及「一个民族当中一位年轻而贫穷的少女」怀胎。
祂“从那里开始:不是从耶路撒冷圣殿前庭开始的,而是从这个国家的对面,从各邦国的加里肋亚,从边界地区,从一个周边开始。”“这里有个讯息给我们:救恩的圣言没有寻找不受感动、平静和安全的地方。
玛利亚玛达肋纳和另一个玛利亚发现坟墓空了后,耶稣祝愿她们平安(参阅:玛廿八1-9)。耶稣「是复活的那一位,祂渴望这些妇女和全人类获得新生命」。
基督“并不遥远,祂与我们同在:仍在教导祂的门徒们,转变他们的心,就如当初伯多禄、保禄和玛利亚玛达肋纳所经历的那样。
5月4日周二,罗马时间傍晚六点:纳匝肋天使报喜大殿,点此处收看回放。5月5日周三,罗马时间傍晚六点:韩国玫瑰经圣母朝圣地,点此处收看回放。
“正如祂沿着加里肋亚海的边缘行走,召叫那些底层的渔夫作祂的门徒,成为捕人的渔夫,今天祂也这样召叫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