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老年使耶稣的许诺变得透明”,将我们“引向《默示录》谈到的圣城”(参阅:默廿一、廿二)。最后,教宗对他关于老年的要理讲授中朝向永生进程的愿景作了总结。
为的是别让我们封闭在习以为常、自我满足的平庸中,而是要让渴望重新振奋,因为寻找、向前进的渴望不会熄灭;要培植善的梦想,为寻找上主的新意,因为上主不只是重复,而是常给我们带来新意,圣神的新意,常在生命的现实中更新(参阅默21
在今天的福音中,正是伯多禄,他理解了,靠着恩宠承认耶稣是“基督,生活的天主之子”(16节):“你是基督,你是生活的天主之子”,伯多禄说;他不是一个过去的人物,而是基督,即默西亚,被等待的;他不是一个死去的英雄
耶稣是属于全人类的,他是宇宙的君王,是救世主默西亚,救赎的对象是普世人类,我们自然也是天主所爱的儿女,自然也在救赎之列。
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去讲解教理神学,深入浅出,务使广大教友听懂、接受、消化教理的精髓,天主的默示。(上海教区金鲁贤主教语)我们上海教区教友神学研讨小组自1996年2月13日成立以来,已11年了。
玛利亚把这一切事都默存在自己心中,反复思想”。 教宗勉励每位信友说:“我们可以效法圣母玛利亚,接受单凭肉眼和心智无法了解、也无法承担的恩典。
希伯来文的‘默西亚’一词,以及希腊文中相应的‘基督’一词,二者指的都是耶稣,意思都是‘受傅者’:祂以喜乐之油受傅,以圣神受傅。
第一支蜡烛称为盼望之烛,提醒信友要一直期待默西亚的来临,盼望天国;第二支蜡烛称为信心之烛提醒信友常被不信所诱惑的心,借着圣神的能力,回转并过更新的生命;第三支蜡烛称为喜乐之烛,提醒信友与牧羊人一样,听见基督降生的宣告时是何等的喜乐
反省是默察自己的缺陷而加以忏悔,在自我反省及时改过迁善的同时,建立起自己真实人格的信念。
圣母玛利亚却把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复思想(路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