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因此而能感受到:我们已经在和天使与世世代代的信徒们一起,和爱我们的耶稣一起(参阅希12:22-4),真正地参与“生活的天主之城”的“喜庆的集会”。
顺便提一下,我并不希望你用即时信息不断地干扰我的工作。上帝:我觉得有必要向你阐明一些事情以帮助你摆脱跟时间无休止的斗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选择了让你觉得舒适的沟通方式来跟你交流。我:好吧。
(希1:1-2)耶稣不仅藉宣讲晓之以理,更以苦难动之以情。祂身为“圣言”,在行动中与人交谈,开启我们的理智,激发我们的意志。耶稣的圣诞奥迹实为逾越奥迹的先声,“马槽”作为前奏,与“十字架”遥相呼应。
由于意识到吸引年轻人参与的重要性,路加修女和南希修女共同创建了创立“活跃的爱德”组织,该组织将青年与纳匝肋修女会的使命联系起来。该组织有四个组成部分:即服务、深化灵性、提供相互支持和寻找目标。
良善心谦的前辈王愈荣主教在生命结束前后的美好见证,实在值得海峡两岸广大神长教友反思及效法学习。按照王愈荣主教的遗嘱要求,其灵柩上只放了一本圣经。王愈荣主教在年老力衰之时即开始提前着手安排自己的后事。
当时师资匮乏,教区主教张化良邀请李贵林教授教理和拉丁文(当时的他虽已年过60岁,但仍坚守在教师岗位)。
《华人教友通讯》是由三藩市张士彬神父于1980年创办的刊物。
9月2日,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参加南怀仁传教修会成立150周年纪念活动的三位台湾神长教友——台北荣休狄刚总主教、台湾大学历史系古伟瀛教授、《见证月刊》编辑张文文女士也接受了《信德周报
在修院培育团及班主任黄明彬神父的精心筹备下,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教区永宁耶稣圣心堂的张天路神父团队(刘会香老师、丁蔷薇老师)前来给大家授课。本期培训的主题是:加强堂区礼仪规范。
黄花港村教友刘允光、刘树亭、张建臣、邓义海等,每天起早贪黑参与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在工地上忙忙碌碌,为博物馆建设流下了很多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