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坚持信仰、不愿屈从世俗的行为大大激怒了尼禄皇帝,他下令加强对基督徒疯狂的迫害。拉温纳总督逮捕圣亚坡理纳主教,命令他烧香叩拜其他神灵,圣亚坡理纳因拒绝而被杖责,并被捆绑高悬。
如“外邦宗徒”圣保禄,放弃罗马公民的荣耀待遇,甘做教外人的“驴驹”,不畏艰难迫害,三次远行到外邦人中去开拓基督的神国,终于把福音喜讯传遍整个小亚细亚并远及欧洲,建立了非常兴旺的天主教会。
(玛五:39)“爱你们的仇人,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玛五:44)。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把耶稣称为“他的”诫命,就是总结所有其它诫命的命令:“互爱”生活出来。
由于信根不深,加上解放后教会遭受种种迫害,失去了信心,在晚年信了佛,家里设有佛堂,每天都要上香拜佛,奠常明灯。
并特别宣讲了保禄宗徒的事迹,从保禄的出身、主的大器皿、保禄的梦(大使命)三个方面阐释了保禄宗徒的从迫害基督的大罪魁到基督的大器皿的变化。号召大家学习保禄宗徒的精神,努力福传,使人人都得沾救恩。
我们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多个移民的例子:亚巴郎蒙天主召叫离开故乡,前往天主指给他的地方;以色列子民离开埃及,进入天主许诺的福地;圣家为躲避黑落德王的迫害而流亡埃及。教宗说:人类历史本是一部移民史。
会中的大议题,除了中东的基督信徒遭到迫害之外,就是当地基督信徒的合一问题。您对那里的状况有什么看法?答:会议中看到不同礼节的教会团体,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而且印象深刻。
这些人均因2014年夏天伊斯兰国的迫害,而流亡至今。神父说到:「我们都很好,即使近期雨量很大,导致了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洪水泛滥」,尤其是邻国伊朗遭受了严重的灾难。
扫禄是个热诚的犹太教徒,他认为基督信仰的讯息不能接受,甚至是个绊脚石,为此他必须在耶路撒冷城和以外的地方迫害基督信徒。
这位非洲的第一位殉道圣人生前所最注重的是教会的团结合一,对那些因害怕反基督的迫害而在起初时背弃信仰的人,他也怀着同情心来接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