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始于圣灰礼仪,「却带我们通往逾越节守夜的火焰,使我们在圣墓中发现耶稣的肉身并未化成灰烬,而是光荣地复活」。
教宗继续说,天主总是先于我们,天主总是给我们惊喜;因著祂,在圣周五的黑夜之后,将升起复活的曙光,以希望之光照亮整个世界。
亚细西的圣方济各说得好:在施与的时候,我们领受;在宽恕他人的时候,我们获得宽恕;在死的时候,我们复活,得到永生”。
有人认为圣迹只能是像吾主耶稣那样当时当地叫风浪平息,盲人复明,跛人健步,麻风病痊,死者复活。于是慨叹如今看不到圣迹,因而怀疑天主对人世间是否袖手旁观、不闻不问了。
时至今日,大家公认圣若瑟为圣母以下第一人,只是部分习用经文尚率由旧章,如复活前夕的“诸圣祷文”,圣若翰洗者仍在大圣若瑟以前(唯主教团编印的《感恩祭典》(一)已变更次序,见(215)页),微末小节,仍希主管礼仪从速一一订正
这就是与赐予我们合一的复活基督的共融”(同上)。教会是因着圣神的工程结出的基督逾越奥迹的果实。当时,宗徒们聚集在玛利亚的周围与她一同祈祷。那对耶稣的纪念促成了众多爱祂的人合一。
教宗谈到天主从不同远景看待的这个地区,是亚巴郎、依撒格、雅各伯的土地;是出谷和从流亡地返回的土地;是圣殿和先知们的土地;是天主的唯一圣子由玛利亚诞生、他生活过、死亡与复活的土地;是为把基督的福音带到天涯海角而组成的教会的摇篮
信德告诉我,因着主的复活,死亡不再是毁灭而是转变——在天主内的转变。人死后都要接受审判,进入另一种状态。但许多人虽然死在天主的爱内,却仍有许多瑕疵。
正值复活期,教宗以「基督已复活」这句问候语开始弥撒讲道。他解释说:「这句问候语表达出我们基督徒、耶稣门徒的喜乐,因为耶稣为了爱在十字架上献出生命,以摧毁罪过。祂复活了,并使我们成为天父的义子。
作为教会的一分子,你们是复活主临在于世间的肢体,彼此相连,无法独自存活。你们互相需要,以期在愈加受到分裂试探的世界上真正做个与众不同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