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函最后表示,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在遵守公共利益和公共卫生的前提下,确保我们教会团体以最有效的方式庆祝逾越奥迹。
历史学家根据《圣经》和先前以色列人逾越节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后月满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就是《圣经》中讲到耶稣复活的日子……按基督教教义,耶稣基督之死是为了赎世人的罪
追溯他的生平事迹,我由衷赞颂他给人类的最大恩赐——他的逾越奥迹。他为拯救人类,牺牲自己,建立了新的盟约,成为整个基督徒生活的泉源与顶峰。
我们所指的特性并不单是美学,更是一种方式,借此,天主爱的真理在基督内与我们相遇,吸引我们,令我们神魂超拔,使我们走出自我,吸引我们迈向自己真正的圣召,那就是爱……最真的美是天主的美,他的爱永久地在逾越奥迹中启示我们
聆听基督,包括接受祂的逾越奥迹的逻辑,与祂同行,把自己的生命当作爱的礼物献给他人,以内在的自由和不依恋世物的态度温顺地服从天主的旨意。
发掘和展示这个奥迹,不仅仅能更深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底蕴,而且能帮助天主教在中华民族中更深的扎根和发展,也能丰富天主教会礼仪的生命力,在基督逾越奥迹庆典的架构下,用中华民族的传统庆节文化装饰的更美
逾越人生困难,摆脱罪恶羁绊,笃信和追随基督,因为万民都要藉着他的光行走(默21:24),因此能胜利实现终极目标。
所以﹐基督的逾越奥迹是公会议礼仪神学的中心。教宗强调:神圣礼仪供给我们的是话语﹐而我们必须进入这些话语的内在涵义﹐在我们内接纳它们﹐进而使我们与它们协调一致。
一年一次的逾越节,一年一次的耶稣受难日,一年一次的圣周四守夜,一年只有一次,仅仅一次,而我们罪人却做不到整夜来陪伴为我们罪人而受苦的耶稣。主啊!
基督徒的伤痕也是这样,即使它们尚未癒合,当耶稣和祂圣爱的鲜活临在穿越这些伤痕时,它们就变得光辉耀眼,在黑暗笼罩的世界上成了逾越之光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