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公认的公理化著作的代表,它从一些必要的定义、公设、公理出发,以演绎推理的方法,把已有的古希腊几何知识组合成了一个严密的数学体系。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一些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亲历了中国的改朝换代,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就曾写下了记载明亡清兴的历史著作《鞑靼战纪》,被认为是研究那段历史的珍贵资料。
1、首先,高一志认为:上帝,指至高无上的君王及帝王,使用该词指称我们的救主天主,因为在利玛窦神父的著作中多次使用这个名字。
李振邦神父著作及作品包括:新礼弥撒合唱曲集(1971年7月),新礼撒用曲简谱(1971年7月),威尔新传(1972年2月),中文简易弥撒曲(1974年3月),弥撒曲集(1975年4月),拉丁文弥撒曲读音释义
楠苑教友主动为蔚玛利亚修女的著作出版单行本,而出资出力,显示了知识分子各尽所能,不求所需,唯求付出的无私传教活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宗方济各在他的著作《开放的理智·信者的心灵》系列——与主相遇中写道:司铎必须寻求主,同时让自己被主找到;他必须与主相遇,同时让自己被主遇见。
《回忆与随想》这本封尘了半个多世纪的珍贵著作,终于被徐忠良先生发现,被王眉女士介绍给了中国人。它从遥远的比利时修道院,回到了祖国——它原本就是中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间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级的研究专家,出版了一批利玛窦研究的优秀著作,海外学者如汾屠立、德礼贤、裴化行、邓恩、平川佑弘、塞比斯及史景迁、洪业、罗光、方豪等;中国学者如朱维铮、张铠、林金水、许明龙、沈定平、张西平等
这位曾任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的管风琴师,在其中一本音乐界权威著作《TheCambridgeCompaniontoChoralMusic》中,被认可为二十及廿一世纪,意大利教会三位作曲家之一,指「其合唱音乐清楚展现出传统的影响力
(二)、教会历史中出现的几个不同称呼:1、感恩礼:这是教会很古老的称呼,在早期的很多教父著作中出现。后来中世纪的神学家如圣多玛斯等也用这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