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耶稣降生时,有十种人与其有关。这十种人对主的降生有着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心理,以及不同的结果。我们当存怎样的心来迎接这个日子呢?
三、小总结:耶稣圣心与这段经文的光照这段先知话语在耶稣身上得以完全实现,祂就是那位「善牧」,祂圣心的火焰燃烧着对我们灵魂的爱:圣心是寻找亡羊的牧心;圣心是医治创伤的慈心;圣心是安置羊栈的庇护心;圣心是按正义牧放的真理之心
教会礼仪在8月6日庆祝耶稣显圣容瞻礼。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的要理讲授中谈到这个瞻礼说,它邀请我们用天主的眼光看现世的事物。用光明的眼光看黑暗,要求我们必须上到高处,才能有天主的眼光来看待世间的变迁。
主日福音记述耶稣与匝凯的相遇(参阅:路十九1-10)。匝凯是税吏长,罗马人的合作者,被自己的民族认为是个恶棍,以剥削他人来致富。匝凯也想看看耶稣,但他不敢接近耶稣。
他在要理讲授中谈到耶稣与患血漏妇人的相遇,指出耶稣拯救被社会丢弃的人,释放他们,重新赋予他们尊严。教宗提醒基督徒摒弃受到偏见影响的女性观。
在这之后,教宗非常简要提到两件事;第一件是当天教会纪念圣大雅各伯宗徒,教宗说这位宗徒为了跟随耶稣而离开了父亲,放弃了捕鱼的工作,并为了耶稣的缘故成了十二位宗徒中首先为主舍身致命者。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近日发现新约中描述的耶稣受难日与地质线索以及天文数据有关,时间为公元33年4月3日,在这一天,圣经中记载着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科学家认为圣经中描述的自然事件可能存在神秘的寓意。
他在弥撒讲道中强调,耶稣为我们每一个人祈祷,让天父看祂的伤痕。耶稣是我们的律师,即使我们有罪,祂也维护我们。
服从天主意味着聆听祂的声音,就如伯多禄那样,向法利塞人和经师说:我做耶稣叫我做的事,而不是做你们叫我做的事。教宗方济各继续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会听到一些不是来自耶稣、来自天主的事。
耶稣的降生,受难,复活堪称祂拯救人类的三部曲。关于耶稣的蒙难死亡,在我们每天信仰生活中,祈祷时经常地诵念:……我信其(耶稣死后)降地狱,第三日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