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我心里装着吾主耶稣,有时候看着圣像,我的烦躁就能立刻消失,心里像一泓静水,平静而且清纯。
教宗说:教会不产生自人的意志或思虑,不来自人的才干或组织能力,否则早就消失了,就像人的事物一样。但是,教会是基督的肢体,由天主圣神赋以生命力。
而且清楚的是﹐在天主被否认的地方﹐人的尊严也会消失殆尽。谁承认天主﹐就是维护人。」关于「对话」的主题﹐教宗表示教会在与政府、社会和文化这三个层面上进行对话。
教宗说,这样一来,天主变成了次要的,被简化为一个工具,最终变得不真实、再无价值,进而消失。追根究底,在这几个试探面前,信仰处于了危险之中,因为天主处在了存亡攸关的地步。
正是借着文字的形式,我们才得以更全面地了解耶稣所宣讲的福音,正所谓:微笑可以消失,语言可以忘记,善行可以贬值,感情可以淡化,而文字却能永远传递,传阅,复制,转载。
因如此一点小事,使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瞬间消失,他自己也将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实在是令人发指,难以接受的。我们认真总结这一事件的教训,吸取这些教训,为我们言谈处世,是大有益处的。
而今,就在信德年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年份落下帷幕之际,我们除了为已经获得的恩宠和成长感谢天主,更应该将这些成果善加维护和发扬,使其不至于因信德年的结束而消失。
独自坐在窗前,轻轻合上书本,被一句朴素的圣言感动得热血奔涌,抬眼远眺那最后的一抹夕阳消失在天边,面对往事,心灵有多少感慨,生命就有多少无奈;独自走在林荫道上,踩着厚厚的发黄的积叶,听着脚下沙沙的声音,仿佛远方有一个久久的期盼
这篇圣咏的主角固然具有君王的威严,面对上主时却感到自己微小脆弱如一口气,如一掠过去便消失的阴影,单薄空洞不结实,随着时光的洪流颠簸漂流,力量极其有限。这就是受造之物的处境状况。
教宗也谈到德文的纪念碑,他提到艾迪斯.施泰因和许多其它的殉道者,他们被看成是国家所摈弃的人,但其实,他们是真理和善的见证,即使有纳粹的野蛮,这德行也从未在德国人民中消失。问:教宗留给波兰教会什么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