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仅仅这一句简单的圣号经所孕育的灵修意义和价值即是非常深厚久远的,但是如果我们每天在画圣号时缺少这种祈祷意识,恐怕难免要转变成一个不折不扣和名副其实的祈祷和生活的机械主义者。
11.13事件是继9.11事件之后,恐怖主义者针对无辜平民的又一次大规模暴力事件。同时,ISIS还针对教宗方济各、反暴联盟集团发出恐吓信息,这意味着新的一场暴力事件,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发生。
然而,在美国这种接近新教加尔文派传统的现象也使一些天主教徒成了基要主义者。福音派基要主义的另一个效应是繁荣神学。
加约神父曾向异端蒙丹主义者(montanista)普罗克罗(Proclo)说:“如果你途径奥斯蒂亚大道前来梵蒂冈,你可以看到胜利者的纪念物(即:坟墓),他们建立了教会。”他指的是伯多禄和保禄。
他们认为,教会对生态议题并不勤于介入和表达立场,也许将之视为只是环保主义者的议题。这种看法并不正确。《愿祢受赞颂》通谕不是在谈绿色或环保主义,而是谈社会问题,是天主教会向世界谈论的重要思想。
他是个基要主义者。天主将他由此解救出来;天主却未使他免去诸多软弱和困境:使徒工作的辛劳、身体上的病痛、遭受暴行和迫害,以及遇到翻船和饥渴,这些使他的福传使命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教宗期勉学生「不做死守根基的传统主义者」,而是「从根基汲取养分,好能成长、前行,在人生中冒险」。教宗省思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服务」。天主教圣心大学百年来「在多个机会上展现出它忠诚地为教会和社会服务」。
她生于1904年,死于1964年,是位社会工作者、作家和神秘主义者,在巴黎郊区贫穷的工人中生活了三十多年。
我相信,即使一个世俗主义者,即使一个远离天主的人,当他谈到一位司铎时,或者当他真正要向神父谈心时,他所寻找的一定是一位天主的人。
任何试图修改亵渎法的举动,都会立即被极端主义者的「领袖」煽动,与反美情绪混在一起。这些领袖认为是美国指使进行这些改革。不过,塔西尔遇害带来的真实信息,就是社会缺乏容忍,现在已蔓延至国家本身的建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