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从东向西看:中国的思想比想象更包容收藏于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当代画家李根之作《对话——徐光启与利玛窦的文化盟约》,再现400年前这对友人的亲密交往:摆放着地球仪和各式书籍的木桌两旁,身着儒服的利玛窦与官员着装的徐光启展开对话
时光荏苒,我梦见过往的时光。当时的我,满怀希望,生命澎湃而充满价值。在我梦里,爱永无止息永不凋零,仁慈的主宽容与爱永无定限。
吃完晚饭,我没有心情看电视,一股脑地想着怎么去教堂,此时,我默默地对他们讨论的耶稣说:“教堂里的耶稣啊,他们都说你是无所不能的,那就请你帮帮我吧,我很想去教堂,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去啊。”我正向耶稣祈求。
吃完晚饭,我没有心情看电视,一股脑地想着怎么去教堂,此时,我默默地对他们讨论的耶稣说:“教堂里的耶稣啊,他们都说你是无所不能的,那就请你帮帮我吧,我很想去教堂,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去啊。”我正向耶稣祈求。
今天的祈祷,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软弱。我也体会到圣保禄的感觉:我所愿意的善,我不去行;而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却去做。(罗7:19)同样,在我内也有这种既让我讨厌,而我又去追求的张力存在。
我的同桌是天主教友,她对天主教非常热爱。因而,她十分喜欢讲述教会内的事。我因是她的同桌,又愿意听她讲,所以就成了她最忠实的听众。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对天主教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我想和大家分享主是如何一步步召叫了我,而我是如何经历了主的慈爱。1997年11月,我在邯郸热电厂上班,在那遇到了我的领路人岳拴良。
天黑了,母亲还在打,还在训斥,暗光中,我望见了母亲脸上的泪水,看着眼前的情形,我哽咽着跑去劝妈妈,不要再打大弟弟了,然后又跑去劝大弟。
母亲不仅是我的第一任最亲近的老师,而且也是我人生旅途中的向导与明灯,更是我跟随基督的动力。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体弱多病。那时,我们家境非常贫寒,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着我们兄妹六人。
我的邻居是教友,她们遇机会就给我讲上几句天主教的信仰道理,我老听不进去。我认为她们给我福传是徒劳,可是就因着这么一个人,天主却召唤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