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三项使命中带去了这些眼镜,这些眼镜交付之后,或收集后重新进行检验和整理,使它们带到当地后能够给实际有需要的人用。因此,这项运动还在进行,为我们来说很有满足感。人们也愿意这么做。
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8月8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向在场的信友们说:“没有天主,人便失去他的伟大,没有天主,便没有真正的人文思想。”教宗说,第四世纪时天主教的教父纳济安左令我们明白了这一点。
这与圣女德肋撒或是受苦或是死去以及圣十字架若望为你(主)的缘故受苦受辱乃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愿与主一起受苦而参与救世,但却与我们的祈祷恰恰相反:圣人求沉重,我们求轻松;圣人求天主的光荣,我们求自己的现世利益
教宗在这次接见活动中,勉励该计划的成员竭尽全力铲除青年失业问题,鼓励青年在求职的困境中切莫听天由命,并且告诫工作不是有靠山的人的专利。教宗方济各的整篇讲话围绕着工作的尊严。
我永远走不完世界的每一个国家,但我却一定会走完天父为我安排的人生道路。我没机会登上太空和月球,但我却体会到了耶稣为罪人而降生的大爱。我不曾听过世界领袖最机密的对话,但
致:主内弟兄姊妹和热心公益的朋友们:你们好!首先,天主教贵州教区对您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的热心捐赠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2020年年初中国爆发新冠疫情,武汉成为重灾区,随后两个月
教宗在文告中指出,藉着第23届世界病人日的机会,他愿意向身患疾病并以各种方式与受苦的基督相结合的人以及照顾他们的人说话。本届病人日的主题邀请我们默想《约伯传》中的一句话我作了盲人的眼,跛者的脚。
我们越是诵读、默想《福音》中耶稣怜悯受苦者的事迹,我们就越加了解“上主的怜悯并非偶发行为,时有时无,而是从不间断”。因此,怜悯是耶稣的心态,是天主慈悲的体现。接著,教宗举出耶稣怜悯受苦者的具体实例。
他接着说这里专门收容受苦的儿童,正因此它邀请人们寻找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无法掌握的「希望的道路」和「生活的深刻意义」。
正在梵蒂冈举行的第13届世界主教会议10月11日的议程,主要讨论的议题有:堂区是新福传的优先场所;福传的挑战与大众传播媒体;对患病者与受苦者的关怀;离婚与再婚夫妻,及其子女的信仰生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