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父非常平实,多年来很少听到他华丽的词藻,每次讲道都是平实而透彻,话一出来,不经意间就被他送到了人们的灵魂深处,就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让妇孺皆知。
露德之家为身患重病、家境贫困的章文奉献善款2万元,虽然对于几十万的医药费来说,这也许只是杯水车薪,但露德之家对这位素不相识的最小兄弟赤真赤诚的爱,这份雪中送炭、雨中送伞之情却彰显了天主的大爱、教会的仁爱
教友们纷纷慷慨解囊,向他们伸出了爱的双手,有的捐出一万元,有的五千元,有的三千元,仅仅几天,就筹集到11.5万元,其中一位名叫闫芝兰的寡居教友,生活本就艰难,得知消息后也送来了家中仅有的五百元。
妈妈把姐姐送到了河南新乡精神病院进行治疗,闹腾时,医生电击制服她;不想吃药时,医生用勺子把嘴撑开让她吃。听医生说姐姐这辈子离不开药了(都是西药,对脑子、胃有损害)。
神职人员被送进了监狱或劳改场,有的被迫结婚。由于出生于殷实家庭,张贞荣一家被定为地主成分,地主家庭是群众运动的对象。当时,天主教也是被群众斗争的对象。
真可谓,十里长街送神父,满腔酸泪悼善牧。
奶奶经常到她家,给她送东西,并给她家讲道理,后来她们全家入了教。在葬礼上有神父修女来送葬,并举行了追思弥撒,很多外教人来观看,事后很多人来询问教会的知识。奶奶即使离开了人世,仍用另一种方式在传教。
还有一次,一传教员借葬礼机会展开福传,批评民间的习俗,诸如烧纸、送路等风俗,结果引起村民极大反感,造成不好影响。好心做成坏事,岂不可惜?教友不会福传,我认为大部分责任在教会。
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虽然主办单位有备车载送神父,但是多数神父选择步行朝圣。在雨中,神长们穿着雨衣自山下开始,沿着蜿蜒的石阶拾级前往关西露德圣母朝圣地。
弥撒后,众多华人校友及教友以及中国留学生一直将苏神父的遗体送到了墓地,苏神父的遗体安葬于圣心初学院的耶稣会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