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罗被从耶路撒冷押解到罗马的船上,他与兵丁、其他囚犯和商人同行。航程刚开始不久,走到拉西亚城时,保罗就劝众人,不要冬天行船,免得货物船只受损。
我问那个司机,你每天这么辛苦,挣的钱又不多(菲政府的税收比较高,因此他们这里的出租司机的收入普遍不如中国同行),而同样是菲律宾人,有的人却能坐着直升飞机去办公室,你不觉得不公平吗?
直到有一天我读过了程文辉女士的《伴我同行》才慢慢开始了解到怎样和盲人相处,怎样才可以走进他们的生活。不要以为他们看不见,就不和他们谈论颜色;不要悄无声息地走到他面前,让他猜你是谁?
我们在爱人的同时,也见证了我们对基督的爱,因为耶稣说过:你们对我最小的兄弟中一个所做的就是为我做的。吴理芬尽力把福音中爱的精神彰显在待人接物上。
)结语:藉这篇小文我们一起思考了关于佛教"天主"和天主教天主的区别,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非是为了进行某些护教性的辩论,而是想和各位教友,特别是目前在自身信仰与别的宗教信仰间,感到困惑的兄弟姊妹共同进行一些反省
在为炼狱的灵魂奉献祈祷和爱德服务的同时我们也要小心不要抱着「交易主义」或「功迹主义」的心态以为单靠己力就可拯救他人的灵魂或以交易的思想与天主「讨价还价」;记着,所有人的得救都是天主白白的恩典包括那些在炼狱中的灵魂我们为炼灵奉献祈祷和爱德服务是基于兄弟姊妹间互爱互助之情将炼狱中的灵魂交托于天主无限仁慈的手中
即使在清军与联军激战之际,他仍率人将三井洋行抢掠一空;将萨宝实洋行掌柜及其兄弟子侄9人擒去欲杀,经人说合,罚银1万两,才饶他们一命;又将仁记洋行抢掠一空,擒去伙计7人,罚银5000两。
有兄弟姊妹五人:除小时候去世的三个妹妹,还有姐姐卡门(1899-1957)弟弟申提(1919-1994)。他的父亲若瑟及母亲桃乐丝给予子女良好的基督徒教育。
这位修女举例说,本堂神父不能只局限于弥撒讲道,要深入群众瞭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至少给予他们一份来自基督的抚慰和鼓励,以信心和希望去背负他们生活的十字架,发动信众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兄弟姊妹提供援助
他希望我们伸出手为他做点什么,主耶稣亲口许诺过:“你们为我兄弟中最微小的那一个所做的,就是为我做的”(玛二十五40)。我们应为主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