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友堂区祖辈传下来的祈祷方式就是念经,这是个很好的传统,正是这一传统使我们中国教会在经历多灾多难的曲折后仍使信仰保留到了下来,感谢天主,也感谢那些老一代的教友们。
过去的老神父,一般都有一门过硬的专业,如医学、美术、书法、教育等。这些技能可以帮助神父度过非常时期,一旦教会正常发展,神父的拿手绝活就成为他传教的得力工具。
经过一段艰难的旅程后,她于1930年来到中国山西一个偏远落后的地区——阳城,并与在此地待了二十多年的老宣教士劳森太太一起开了一家六福客栈,她为投栈的赶骡人讲福音,好让他们通过骡队往来
但在2005年7月1日到3日这几天的时间内,在位于加州LosGatos一所献主会修女们开办的避静中心,当我有幸应邀参加由北美“基督服务团”的朋友们举行的“大风营”活动时,臧老的这两句诗文却像是一盘镶嵌在了我脑海中的录音带一样回响不停
况我小字辈,高坐于讲台上煞有介事地讲大道理,而德高望重的老主教谦听于堂角,宛然学子,认真笔记,实在使我愧不敢当。郑主教生活极其淡泊。
因此,1998年大北村堂口决定重新建立一座圣殿,2001年得到教区李建唐主教的允准,时任本堂张虎成神父断然以60万元巨资购得老圣堂后一块场地。
有一位老神父在一个村子作本堂神父几十年,工作非常努力,且成就颇多。可是退休的时候,一位大胆的教友却告诉他:“神父,我们佩服您的工作能力,但很遗憾您没有把主耶稣带给我们”。
○河北刘克忠:我是老教友,又是“信德”的老读者,从信德诞生之初,我就亲身体会,爱不释手地拜读“信德”,我在信德帮助下增强了信仰,开扩了眼界,坚定了走好升天之路的信心和勇气,看到了圣教广扬的曙光。
我无精打采地坐在我们家那辆老庞蒂亚克后座上,心里想着那个已经困扰了我好几个星期的问题。我不知道究竟应该不应该告诉爸爸。“爸爸……”我欲言又止。“有什么事么?”他问。
幸福的童年梅神父于1907年12月21日生于上海的杨树浦的一个老教友家庭,原籍青浦县。祖父的故居在青浦城内福泉路,后经自愿奉献,改建为小圣堂名若瑟善终堂,人称青浦梅家天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