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文告中也强调,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并非进行战略推销或狂热地劝人改变信仰”,而只是受到与耶稣相遇果实的激励,“渴望把这项恩宠带给他人”。
我认为和平的主题能从两方面加以发挥:首先,重提若望廿三世《和平于世》通谕中有关和平的基本要素,没有这些要素就无法建设真正和稳固的和平;其次,在重提若望廿三世的同时,教宗方济各愿意表明,建设和平应透过寻求友谊、温良、和蔼可亲、与他人相遇的态度
教宗进而解释,在这两位圣宗徒的失败中,他们与天主慈悲的力量相遇,这慈悲给予了他们重生。在主耶稣的宽恕里,他们经验到了不可言喻的平安与喜乐。随后,教宗强调说,圣伯多禄和圣保禄最终成为了耶稣的见证人。
再者,具体地就耶稣会而言,依纳爵的神恩成了「在教会和世界边缘地区服务的神恩,以协助人们与上主相遇」。接著,隆巴尔迪神父谈及耶稣会使命的重要特色。他表示,「耶稣会士没有任何特定或独有的活动。
他们先是在山上度祈祷的生活,深刻体验与耶稣基督相遇的美好。然后下到城外郊区,透过日常生活和见证为社会和教会服务。教宗在接见活动中将事先准备的讲稿交给会士们,然后即席向他们发表了讲话。
面对那些我们在街头相遇的人,“我们发现生命之美能够让我们以弟兄姐妹之情对待彼此,我们不再视他们为孤儿、被弃者、流浪者或是被鄙视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被耶稣基督所救赎的弟兄姐妹的面容”。
生命一旦有了与主相遇的经验,就必会呈现出服侍、共融、喜乐的特征。愿诞生的主耶稣与我们同在,并带给我们恩宠、平安与喜乐!祝大家圣诞快乐,新年纳福!
教宗最后表示:“今天,我们要祈求上主帮助我们在信德的支持下经受住各种考验;对历史中来到我们海岸的许多筋疲力尽的船难幸存者具有敏觉,好让我们也懂得以源自与耶稣相遇的兄弟友爱之情来款待他们。
祂告诉我们,祂拯救我们,但不是由上而下、以君王的决策或强力来执行,而是通过与我们相遇,背负我们的罪过。天主如此战胜世界的邪恶:祂屈尊就卑并承担罪。
每一次的避静,都是神父与耶稣相遇的美好时刻。借着这次避静,神父们的身、心、灵在耶稣内整合,在祂内安然休息,并获得恩宠和力量,于圣神的光照下,跟随善牧耶稣,带领教友,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