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主教在开幕词中感谢了中央统战部、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委等政府部门领导给予这次研讨会的关怀和指导,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天道论坛”的鼎力支持。
将仅有的一点点奉献出来普拉休斯修女跟随耶稣的榜样,努力活出其使命,也就是让爱和关怀不断增加。她在医疗和教育中心服务,那里为病患提供照护,她也开展预防活动。
教宗补充道,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缺点时,“只能和三个人说”:和天主说、和有缺点的本人说,以及和在团体内能关怀他的人说。“不可再多一个人”。
这是关于“拥抱、保护和关怀”,而不是“便利的技巧”,是出于“教会的特质”。
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关系:只要我们试图购买爱或乞求关怀,这样的关系决不会让我们感到幸福。耶稣给这人的提议,是改变他的生活方式以及与天主的关系。
首先是,我们将儿童从一个救助对象转变到权利主体上来;二是我们将养育行为从一种简单的施舍救济转变到应尽的责任上来;三是从仅对儿童生理的关注转变到全人关怀上来。
每当回想起在美国求学的时光,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一位老者的形象,他的笑容总是那么和煦,眼中流露出的慈爱与关怀令人动容。他的言传身教,让我的美国学习生活充满了温馨与感动。
另一个带给希望的行动是为居家或住在医院的病患设想的:探访病患和对他们的关怀能够减轻他们的痛苦,因为怜悯的行动也是带给希望的行动。此外,关心他们乃是“对人性尊严的礼赞”(诏书11)。
在那段最苦恼、最忧伤、最消沉、最自卑、迷茫而窒息的时光里,父母、姐妹,诸多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抚慰,特别是作为基督徒的母亲常跪在天主台前虔诚祈祷,苦求天主赐给他生活的勇气。
他们两位老人家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而我们神职弟兄中却没人去关怀这两位长者。神父提出这件事,是期待有神父能因着兄弟之情,前去安慰、支持包神父的老父、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