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次,我们不得不哭泣与懊悔,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没有尊重他人的尊严。多少次,我们在自己或他人尊严受辱的情况下无视和无情。教宗然後谈到贪财、虚荣和自大的诱惑。
教宗祈愿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没有任何人觉得被忽视和亏待,反之人人都能体验到慈悲。教宗特别勉励圣座各部会首长效法耶稣善牧,做天主的合夥人。
「天主施展作为时,没有取代我们的位置。祂没有叫狂风大浪离我们远去,反倒是在狂风大浪中支持我们。
那里没有了会众的打扰、人群的喧嚷,只有静默、孤独和祈祷。这是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天主之间的亲密时刻。在这样的宁静气氛中,耶稣问门徒说:人们说我是谁?这个询问好似一次民意调查。
’可是他们没有理会这话。过了一会儿他又重复:‘今天是星期三。’他们还是没在意教宗的话。上午10点,教宗以权威性的口吻説道:‘今天是星期三,我必须起来!
这与天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在天主对我们的慈悲与我们对他人的慈悲之间存在一种连系。当我们缺乏对他人的慈悲时,天主的慈悲将无法在我们封闭的心中找到空间,根本进不去。
上主非但没有忘记我们,反而记起我们(参閲:路一72):祂拣选了我们,爱我们,召叫并宽恕我们。教宗转而谈到另一个需要守护的记忆,就是子民的记忆,包括亚美尼亚人民古老和宝贵的记忆。
就像日月照临那样慷慨无私、不求回报、白白馈赠,而且无孔不入、无微不至,天主的无限大爱也是同样的广阔高深、没有疆界,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打开心门、打开家门、打开国门欢迎接纳,是否能够清除自己心中那些与天主慈爱
当我们对一个濒临死亡的姐妹不但没有同情,反而横加指责时,我们有没有想起自己的过犯?对人宽容就是对己宽容。试想,当我们因着自身的软弱而跌倒时,我们最渴望的难道不是别人的理解、同情和宽恕吗?
有些人正谈论圣殿外表的美丽,耶稣却对他们说:待时日一到,没有一块石头会留在另一块石头上,都要被拆毁(廿一6)。教宗解释说:即使最强大的王国、最神圣的建筑及最稳固的俗世现实也不会永存,迟早都会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