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中苏俄有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中国则出了郭沫若,大部分真正抱有人文关怀和正义感的作家都坚持不下去自杀了。
所有领受圣洗的男女……都蒙召活出并传递与天主圣三的共融,因为福传是号召人参与天主圣三的共融(阿帕雷西达会议结束文件,157)。 没有一个人能自救。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旧厄廷圣母朝圣地举行弥撒旧厄廷位于慕尼黑以北100公里的地方,属于帕绍(Passau)教区。
教宗方济各在5月6日接见宗座坎帕尼亚修院的师生时,也曾非常风趣地对他们说:你们不可成为一部词典。言外之意就是让他们不要停留在死知识上,而必须学以致用,将所学到的理论全部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埃克哈特尤其强调说:“上帝特别需要人的灵魂,在那里祂得到了真正的安宁。”因为纯真洁净的心灵是天主歇息的宫殿。而知识又是心灵最高级的功能,知识的最高阶段是超理智的。
随着在1942年早些时候巴丹半岛和克力加多的沦陷,21名神职人员成了战俘。在数个星期中,数目达到了32人。他们在战俘营生活十分艰辛。起初,日本人不准他们进行宗教活动,把他们看作是搞宣传鼓动的人。
冬宫、故宫文明遐迩,前者代表着俄罗斯罗立克王朝的诞生、及罗曼诺夫王朝的繁荣、没落、终极的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后者见证了明朝、清朝兴衰古老的文化文明史,以及悠久地艺术文化宝库。
诗人桑克在某篇文章中(可以在他的专栏中查到)说道,他忽然意识做一个基督徒意味着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当代现实(甚至当代意识)中的一切保持距离,这个距离对写作是非常有利的。
最初开办诊所的四位修女谈起赵修女简朴克苦的精神,新乐的刘志飞会长顿时打开了话匣子。1986年,刘志飞移居新乐,他是最早接触并帮助四位老修女的教友。修女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朴素、克苦之德,令他非常敬佩!
柏克说: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宗教动物,能知道这一点乃是我们的骄傲。[4]马斯洛也同样认为,人需要一种宗教或宗教的代用品作为赖以生存的基础,就像在同样意义上,人需要阳光、钙和空气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