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贾伯伯家住得很近,一条马路之隔,在去教堂的途中,我们常常会遇见,记得他最爱说的几句话是:孩子,人生在世,记好三件事,一是尽量不吃隔夜饭,二是最好不要打赢官司,三是不能不跟紧耶稣。
默观天主慈悲挺好,但还有很多要紧的事得做!的确,还有许多事要做,我绝对不会忘记这一点。但我们要意识到,在忘却慈悲的根源中,始终有自恋的存在。
答案非常简单,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答得出来。耶稣即将诞生,圣母、若瑟圣城住店,由于身份低微,连连被人拒绝,说明了当时的世态炎凉。
特别难忘的是我在无锡教堂实习的时候,有一次感冒了,咳嗽得非常厉害,但因为是星期天,仍然坚持在弥撒前教教友唱圣歌。
事事感谢(得前5:18),这是我们在信仰内的一种生活状态。只有在感恩中,我们才会常常喜乐,也才能更好地活出信仰。在年末,我们常常会咏唱感谢天主颂,本身也是这个意思。
在第三展柜中,还展有张老热心慈善、乐于捐赠所获得多项殊荣。
一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也希望有一天能得大赦。对地狱里的人来说,只有绝望了,永远的绝望,一种永远折磨的痛苦。塞舍利记载:罗马有一个附魔的人,神父去给他驱魔,问魔鬼在地狱里要呆多久?
或是给我们设置一些难题,为了让我们立功劳得赏报?显然,这都不是天主给我们立诫命的真正原因。你说得对,天主给我们立诫命的确不是为了约束或考验我们。那天主到底为了什么给我们立这些诫命呢?你觉得呢?
记得去年暑假,我和神父、同学、朋友一起争取到北京的几千块钱公益基金,我激动得不行,后来与朋友们商量后,决定分三部分用,一部分捐赠给孤儿院孩子们,购买他们需要的日用品,桌子、食用油、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名牌运动鞋
在出谷纪32-34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时,天主听到他们的哭泣,记起了他与他们的祖先订立的盟约,随派遣梅瑟以大能带领他们出离奴役之地——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