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基督徒团体必须贡献力量,以天主圣言的光照支持家庭的教育使命。即使在最好的家庭里也需要彼此担待,需要很大的耐心!为彼此担待需要很大耐心。但生活就是如此!生活不是在实验室里而是在现实中度过。
他告诉“信德”说:教宗生前很关注青年,刚好和主赐良缘活动的宗旨一致,圣若瑟和圣母玛利亚都是基督徒家庭的楷模,我们在庆祝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宣福的时刻,也请求真福和我们一起为青年和所有家庭祈祷
后来,这样的相遇在我成长的堂区的青年运动中得到更新,也就是「基督徒青年学生」团体。 问:你在家庭和堂区的经验是什么呢? 答:我记得有次跟我的妈妈,在位于乡下的村庄一起生活。
基于这一点,基督徒常为各种需要祈祷,相信天主必俯听他们。与时推移,就有了为特殊需要以一连九天的方式祈祷的习俗,称之为九日敬礼。
但是从初期基督徒团体开始,人们便受到诱惑,试图在无偿之外寻找力量,而事实上我们的力量正是福音的无偿性。教宗还说,教会内常常有这样的诱惑,使人产生一些疑惑,认为宣讲福音好似改变宗教信仰。
随后12月28日,日本基督教协议会(NCC)发表抗议声明说:我们爱和平的基督徒对这次践踏爱和平的人们,违背《宪法》所规定的政教分离原则的参拜表示强烈抗议。
作为希望之光的义工,石家庄教区刚刚晋铎不久的李云飞神父随同第一小组前往因艾滋病而闻名的上蔡县文楼村,慰问当地的艾滋病患者,在一户基督徒家庭,神父勉励他们效法基督,勇敢地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把疾病痛苦全托靠给主
中午,教宗到科隆犹太教会堂访问,教宗在会晤科隆犹太教团体时发表了一篇很动人的讲话,期望消除战争,呼求和平。
父亲这句简单而平凡的话,常常成为我在团体生活中面对痛苦与压力时的力量和安慰,也成为我拒绝诱惑的有力屏障。因为我知道父亲正在远方为我祈祷,鼓励我前进。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但却喜看圣书、圣经。
十一奉献是基督教的一种内规:凡领过洗的基督徒应该把薪水的十分之一捐给教会。这种制度的依据大概来自亚巴郎给大司祭默基瑟德的十一奉献吧(创世纪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