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这财富对哲学家非常重要,因为它所涵盖的不仅是物质现实,也包括理智、精神、伦理道德。若只顾及这些学科的物质概念,其危险是人、动物和机器人之间将不会有任何差别。这会使万物变得极为贫乏!
其它建议包括:需要更加重视保护妇女的问题,以及妇女在传递生命和信仰上的重要性;提倡家庭是小型教会,重视家庭在今日世界的传教前景。此外,需要更深入明确地解释有关渐进性主题,否则会造成一连串的混乱。
用肉眼常能看到基督藉着众信徒在每个人内心和生命中行的奇妙化工。可是也需要知道,教会的可见性超出我们的掌控,超出我们的力量。
另外,週会中邀请慈幼会林仲伟神父忆述如何从办寄宿学校的工作中,体验「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歷程;并从教宗方济各的行实中,明白每个人都可以从生活细节学习履行爱德的工作。
教宗说:在随从信德和与上主结盟的环境中谈家庭关系,并不是有辱这些关系;相反地,是保护这些关系,使其摆脱自私,守护它们不受到贬抑,救助它们从而获得不死的生命。
人生也是这样,不拘你拥有多少财富、多大权威或具有多高的学位,这一切的一切都会随着生命的结束而变得毫无意义。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多次机会中都说过,效法基督死亡的殉道,是对天主的爱极至的一种展现,是爱胜过仇恨﹑真理胜过谎言和死亡的生命凯旋。
教宗表示:政治一旦不重视或不提倡客观价值,其结果就是,道德相对主义不但不将社会引向自由、公正及稳定,反而把人推入挫折、失望、孤独境地,轻视生命和别人的自由。
至于在南方的若瑟主教认为,这份公报给予中国教友「殷切期望和真诚鼓励」,关注到他们在爱德中成长,在信理中得到滋养,意识到对教会的归属感,并以生活实践来体现「爱生命、爱家庭、爱祖国」,使他们的灵修生命更加丰盛
如果一个出自信仰的爱心行动能够成为改善生活的记号,那么这一天所纪念的洗者圣若翰诞生也能够让我们想起超乎人力所及的、使生命得救的益处。这就是我们在洗者圣若翰的生平中看到的,他的生命是一个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