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我在教堂听到圣歌《走苦路》中的一句话,谁苦还能比你苦,看着十字架上的主,默想他走过的苦路。耶稣张开双臂,似乎在对我说:孩子,来我这里,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
譬如谁先向场地管理机关或警察机关(无场所管理机关的地方,譬如路旁)提出特定时间的使用申请,那么到了这个时间自然该申请人使用。如果没有申请,那就应该先来后到。
答:是的,但从另一方面讲也不必夸大他们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武装力量只在於肆无忌惮,可以随意攻击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想攻击谁就攻击谁。问:无法想像我们正在看着这事发生!
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这下可麻烦了:谁下山挑水也嫌吃亏,两个一起下山抬水吧,还有一个占便宜的。本来是人多力量大的事,反倒没水喝了……三个和尚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河南安阳教区有一个叫《铎》的内部刊物,该刊物在2010年8月30日(第8期)有一篇未署名的文章《应该听命》,文章中说:所有的长上,无论好坏都是天主的代表,谁反对长上,就是伤害自己的灵魂。
教宗说,耶稣同门徒们提到外邦人的做法后,告诉他们,但你们中间,却不可这样: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成为大的,就当做你们的仆役;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为首,就当做众人的仆役。
当你感到你罪的重量正压碎着你,当你在诱惑前感到彷徨无助,当你感到你的努力是徒劳无功,当你感到看轻自己,停下片刻,记取谁爱了你。记取谁为了你倾流了祂的鲜血。
我是谁?我在寻求什么?这一点很重要,而教宗方济各在这方面可以帮助我们。
谁还愿意同情这样一个女子。按照朋友的说法,再怎样都不能做这个事情!你可以回国,可以捡破烂,可以……总之,她犯了错,而且不值得原谅!说白了,死有余辜!
主体是谁,客体是谁?是上帝认为最好的礼物,还是得到礼物的人的想法?上帝的看法和人的看法是不是一致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上帝最好的礼物?如果不是,那么谁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