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给我增添了很大的信心,为我日后独立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团体,一个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生活底线。团体的原则变了,团体也就成为另一个了;个人的底线变了,他就成为另一个身份的人了。
然而,他们的生活是艰难的:“我们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甜蜜,我们遭受了痛苦。”BBC在一篇感人的报道中分享了萨玛的故事。自己还是孩子的这对新婚夫妇,自力更生,过着赤贫的生活,白天打扫驴棚,晚上睡在驴棚。
从此她便走上了防艾之路,高教授的生活并不富裕,8年来花费全家所有的积蓄以及奖金,捐赠50多万元编印《预防艾滋病知识》小报近70万份。经常奔走于疫情高发村庄,免费发放。
然而,对于我们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互联网并不是那么不可或缺,尽管我们随时都能享受到它在信息沟通与传播上的快捷便利。
因此也可以说,相信复活、盼望复活即是我们信仰生活的核心。正如圣保禄宗徒所言:“如果基督没有复活,那么,我们的宣讲便是空的,我们的信仰也是空的”(格前15:14)。“我们就成了众人中最可怜的了!”
她过着平淡、简朴的修会生活,处处以亚松达为榜样,热心事主,服从听命,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几十年如一日,给教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可爱的修女。
于是奉献生活中的一幕幕如电影般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十几年的修道经验告诉我:如果想在奉献生活这条路上寻找基督以外的东西,我们选错了路。
就这样她还不满足,动不动就大喊大叫发火耍脾气……刚开始,自己还想不通,但后来他才意识到,这就是天主给自己的十字架,要自己在这看着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学习修忍耐的德行。
2月3日早晨六点在主教座堂,举行了由方建平主教主祭的奉献生活年开幕弥撒,教区全体神父、修士、修女及众多教友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