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感觉到天主是造我们的父亲,我们属于他的名下,因为他造了我们。人的“存在”是来自天主,因而人的“存在”是好的(善的),是天主在推动着一切,这是人所以为人的高贵处。
上世纪五十年代,父亲因信仰问题入狱,我也辍学了,后来嫁到了外教家庭中。丈夫尊重我的信仰,并有信教的意向。“文革”时期,教会蒙难,我把母亲赠的圣家像放在大衣柜里,天天坚持念早晚课,一心依靠天主。
文章摘录如下:父亲从女儿房门前经过,发现女儿的房间异常整齐。这太奇怪了。女儿15岁,追求时尚却不爱整洁,房间一向凌乱不堪。今天,不但被子叠得有棱有角,其他物品也摆得整整齐齐,擦得一尘不染。
(二)我们肉身的父亲惩戒我们时,我们尚且表示敬畏;何况灵性的父亲,我们不是更该服从,以得生活吗?(希12:9)这灵性的父亲首先是指天主,每次我们打开圣经或聆听圣言的时候,便应该有服从的精神。
父亲生平频繁念叨中的大公所,伴随着我的成长,大公所的名字扎根在我的心灵中,向往的情怀无时无刻萦绕在心头,今天,在天主奇妙的安排下,终于让我心想事成。
“我非常感谢你使我记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好。”参议院陷入了一片沉默。
我们谈及天主的慈悲时,多次引用家庭中父亲的形象;父亲爱他的子女,帮助、呵护和宽恕他们。身为父亲,他在子女犯错时教导和纠正他们,增进他们的善行善念。
当年,母亲在北平天主教堂办的一所稚幼院读书,十多岁当过修女,卢沟桥事变后,从教堂出来,跟在汇丰银行工作的父亲结婚,随即跟着抗日的父亲南下,离开军队到地方后,住在湖南桃源县。
大圣若瑟是福音中的人物,是童贞玛利亚的丈夫和耶稣基督尘世生命的父亲。
三、关于女性许愿的不同情形问3:为什么本章特别提到女性许愿要经父亲或丈夫确认?答:当时以色列是父权制社会,女性(尤其未婚女性)在法律与家庭中处于依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