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因为在天上和在地上的万有,无论是可见的与不可见的,无论是上座的,或是统治的,或是执政的,或是掌权的,都是在他内受造的:万有都是藉着他,也是为了他而受造的。
教宗引用《愿祢受赞颂》通谕,指出对我们的生命及我们与大自然关系的真正关怀,离不开友爱、正义和对他人的忠诚。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五个关键词:人、地球、繁荣、和平与伙伴关系。
教宗接著说:“耶稣为那些受不正义和剥削看不到出路的人打开了友爱的门,在这里他们能找到友善的面孔、心灵和双手,能够与人分享痛苦和失望,能够找回一些尊严。
因此,对我们来说,天主是造物主,也因为如此,我们对受造的万物负有责任。这个责任之所以扩展到一切万有,因为这万有都来自造物主。就因为天主创造一切,所有他能够赋给我们生命,引导我们的生命。
在推动青年、儿童传教上,阿尔巴内塞神父认为,「首先要帮助他们认识天主教徒身分的意义在于以上主之名做世界的公民,怀抱真正全面的开放态度;帮助他们培养世界观以及和平、正义,团结和尊重受造界等普世价值观」。
从这座和平之城,我以爱的力量和温良重申:我们要尊重受造界,我们不作毁灭的工具。
有鉴於此,只有一个能面对所有问题的答案,就是以新的人文主义使人重新与天主,与他人及与受造界建立正确的关系。教宗要求各国作出具体行动来关怀处境脆弱的人,例如囚犯、移民、失业者和病患。
教宗强调:「科普特礼信徒和天主教徒可以共同为重要的价值观作见证,诸如每个人生命的神圣性和尊严、婚姻与家庭生活的圣善,以及尊重天主托付给我们的受造界。」
祂召叫亚巴郎,使他形成一个日後成为世界各民族蒙受祝福的大民族;天主也渴望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都与祂结盟,彼此和睦相处并与受造界和谐。
教宗祝贺这一活动,强调当宗教领袖致力於培养相遇文化,为对话做榜样,以积极的协作服务於生命、人的尊严并守护受造界时,我们就应该向天主感恩。教宗为在场人士祈求丰沛的降福前,感谢他们正在从事的工作。